A26: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26:特别报道
下一篇

丑行老戏骨从艺30年首成主角

北京京剧院改革运营模式,摆脱“怪圈”,重振京剧市场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主演京剧《徐九经》的梅庆羊(戴围巾者)在演出前进行排练。史春阳 摄

  采访:第八分团 地点:北京京剧院

  11月25日下午,由北京京剧院青年团排演的京剧《徐九经》,在梅兰芳大剧院包场演出。

  戏台上,丑行演员梅庆羊已然入戏,他虽然扮相丑陋,却引来台下戏迷阵阵喝彩。

  这部戏是入艺30余年的梅庆羊,首次作为主角出现在戏台上。他能得到这个机会,得益于北京京剧院新平台搭建和规模化运作。

  京剧“怪圈”逼出改革

  青年团团长包飞介绍,梅庆羊得以成为主角,得益于北京京剧院品牌化、规模化的全新运营模式,根据市场拓展演出平台,为不少正处于上升期的演员,提供了更多挑大梁的机会。

  “按京剧以前的模式,连续演两场以上,就会担心还有没有观众。”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表示,北京京剧院改变运营模式,完全是被市场逼出来的。

  在李恩杰看来,京剧的市场当前陷入了一个怪圈:演戏没人看,票房收入,演员收入也随之下降,于是只能采取多演的办法弥补。而演得越多,剧目排练和演员训练提高的时间就少,演得越不好,观众就越认为京剧没的看。

  “让观众花钱看戏值”

  李恩杰介绍,为改变这种状况,北京京剧院将院内评选优秀演员改为向社会开放,让演员经受市场锤炼,促使更多的演员参与市场运作。提出项目后由剧院围绕演员配备资源,但演员也要承担责任,要去开拓市场,“这区别了以前剧院排戏,演员只是负责演戏,有没有观众,票房如何演员都不管的状态。”

  李恩杰说,根据十八大精神,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做强做大文化产业,北京京剧院也正在向成为“精品店”的方向努力。“低端的、低层次的演出都将取消,即使是送戏下基层的演出,北京京剧院演的也一定是好戏,一定让观众感觉,花钱购票看我们的戏是物超所值。” 

  ■ 讲述

  如今丑行也能出主角儿

  北京京剧院青年团约80余名演员,平均年龄只有24岁,46岁的梅庆羊是全团年龄最大的演员。从10岁开始学戏,到现在30余年的时间里,梅庆羊参演近百出戏,即使有的戏份很重,但始终作为配角出现。

  “丑行天生戏少,大多是以配角为主,但无丑不成戏啊。”对于梅庆羊的境况,青年团团长包飞感叹,丑行戏份少并不是不重要,一出戏失去丑角,也会失去不少光彩。

  11月24日,结束排练走下舞台,梅庆羊汗流满面,首次成为“男一号”让他非常兴奋,“谁都想以自己为主体,进行全面的展示。”

  新京报记者 张太凌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