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公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8:公益
上一篇

“新公民园丁奖”12月颁奖

系全国唯一面向打工子弟教师的奖项;744名教师获“优秀教师奖”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昨日,在课间休息时,朝阳区弘善学校校长潘新民与同学们打乒乓球。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 人物档案

  潘新民

  34岁,2012年“清华伟新·新公民园丁奖”年度校长奖候选人,2000年9月起,在朝阳区弘善学校工作至今,2009年2月起担任弘善学校校长,在教育工作中,他坚持倡导对学生少一些“管”,多一些“育”,“只有‘育’出来的,才是真正‘长’出来的东西。

  新京报讯 民办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们,为打工子弟教育付出心血,却很少走进公众的视线。他们其中一部分收入很低,寒暑假没有工资,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生存状况令人担忧(本报昨日报道)。今年12月9日,全国唯一一个面向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新公民园丁奖”即将在京颁奖,该奖项除了表彰打工子弟老师外,还希望能唤起社会给予民办教师们更多支持。

  本次“新公民园丁奖”颁奖活动由新公民计划、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企业责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新京报联合主办。今年的新公民奖是第五届,2008年,南都公益基金发起“新公民园丁奖”,希望通过评选、表彰这些默默奉献的优秀打工子弟教师们,鼓励和激发他们作为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同时也让社会了解、关心打工子弟学校教育资源缺乏的现状,推动政府承担更多责任,给予新公民园丁们更多的支持。新公民园丁奖还通过“新公民小额教师基金”等项目,为获奖老师们提供后续支持。

  今年“新公民园丁奖”设立的奖项包括744个“优秀教师奖”,10个“金粉笔奖”、8个“年度校长奖”和1个“最具人气校长奖”。其中,744名优秀教师从全国12座城市的441所打工子弟学校中选出,10名“金粉笔奖”获奖教师来自10座城市,是最有故事和代表性的老师。

  目前,优秀教师奖、金粉笔奖和年度校长奖已经确定,只有“最具人气校长奖”仍在大众网络投票环节。

  “最具人气校长奖”网络投票地址:http://gongyi.sina.com.cn/z/xgmyd/index.shtml,截至12月5日。

  【故事】

  “保姆校长”练就全能功夫

  既当锅炉工又当司机,从基层老师做起成为一校之长,擅长发现学生优点

  昨天下午4点半,潘新民站在校门口,每个孩子都会朝他招招小手,大喊“再见”,瘦瘦高高的校长也朝他们笑笑。当校门完全上锁时,天暗下来,弘善学校静了。

  举家住在学校的潘新民戴上手套,往学校北角的锅炉房走去。他握着铁锹,脚一踩锹沿儿,一铲子煤被送到燃烧的锅炉里,热气顺着管道通往老师们的宿舍。冬天的夜里,校长潘新民是老师们的锅炉工。

  12年前,弘善学校建校,招了200多个学生,刚毕业的潘新民应聘当了一名老师。

  12年后,弘善学校的学生已达到1200多人,潘新民成了校长,他说,“我这个老师是和学校一起长大的。”

  管理学校的“大保姆”

  每周二早上,学生都见不到本应在校门口执勤的潘校长。这一天,他得比平日早起,开着学校的车,分别前往垡头和垂杨柳两个地方,接老教协的两名老教师,他们要给学校的老师们进行教学辅导。

  “嗨,学校里也没几个人会开车。”潘新民不介意自己兼职司机,背后的一个组织框架牌上,潘新民的名字对应着“德育”工作。

  “他可不光管德育。”教导主任沈海江掰着手指,算起潘新民负责的事务,“教研活动他得参加,学校安全他总管,社会公益机构进校参与项目也要和他联系。”

  这个近一万平米的校园里,几乎每处都有潘新民参与的痕迹:图书馆的图书分类,电脑教室的软件安装,学生证的设计塑封……

  “没办法,只有40多名老师。”沈海江说,打工子弟学校校长担当“大保姆”的现状背后,是人手少的现实。

  第一个大学生老师

  潘新民挺乐于扮演这个“大保姆”,“既能和老师交流,还能和学生接触。”让他感觉有趣的是,大学学的管理专业在毕业10年后才“对上口”,当校长的两年前,潘新民一直是弘善学校的基层教师。

  2000年,接待潘新民的是校长兼法人方顺泽,他说,“高高瘦瘦,戴个眼镜,会英语,懂电脑,挺有老师范儿的。”潘新民是学校当时第一个大学生老师。

  沈海江比潘新民晚来学校一年,刚进校时当过体育老师,最佩服潘新民发现学生优点的能力。

  一次,潘新民悄悄找让他注意名叫王凯(化名)的男孩,“成绩不太好,但特别善于动手。”沈海江起初并不觉得这孩子何处过人,但一次乒乓球课让他改变了看法,“抽球的动作,示范一次给他,就学会了。”

  如今,王凯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前年校庆,王凯回校,见到潘新民,说得最多的除了感谢,是“老师,你老了。”

  两个耳光和家访之策

  让方顺泽感到特别的是“潘新民带的学生,放学了都往他家扎。”潘新民买了电脑,组织孩子们到家里学五笔,“他对学生好,学生也喜欢他。”

  但潘新民曾揍过学生,这让他心痛但不后悔。

  那年他当五年级的班主任,班上学生陈爽(化名)偷拿了家里的钱上网吧,染黄头发,买手机,偷不着钱就从低年级同学那“要”。

  陈爽是潘新民从网吧揪回家的。进了陈家,潘新民傻眼了:四口人租住在10平米的小房内,屋里摆上两张上下铺的铁架床后,没转身余地。

  陈爽的爸爸靠蹬人力三轮养活一家,当他打开抽屉给老师拿烟时,潘新民瞥见抽屉里的降压药,陈父悄悄说,他从没和孩子说起自己生病。

  潘新民转身问陈爽,“知道你爸有高血压吗?”孩子摇摇头,却让潘新民升腾起怒气,他没忍住,甩了学生两个耳光,“你咋对得起你爸。”

  那以后,陈爽变了,没再偷钱,不再去网吧,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完成作业,陈爽的爸爸对潘新民很是感激。

  那次不太和善的家访,却给了潘新民思路。在他2009年当校长后,设计了家访制度,每位老师都要进行家访,每次去,有5元补助。

  A08-A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刘珍妮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