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2:摩登周刊·时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2:摩登周刊·时装

毛疙瘩包裹的身体渴望温暖(1)

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Cacharel 毛衣潮流逐个看

肌理粗织:大麻花、粗棒针、好几米开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的毛疙瘩——厌倦了平滑如肤的细腻纱织,粗犷、直接的针织也许更符合人们接下来的期待。针织纹理本身便成了服装充满变化之趣的图案,而其略为驽钝的编织亦衬得穿衣人愈发纤细敏感。
Salvatore Ferragamo
3.1 Phillip Lim
Stella McCartney
Peter Jensen

  毛衣发源于英国,传统上被称作“渔夫毛衣”(fisherman sweater)。住在海边的渔夫们为了制作出防水又保暖的工作服,从编织渔网中获得灵感,将未脱脂的羊毛搓成线编织起来做成衣服,这样就出现了早期的“羊毛衫”。这种毛衣不仅能吸收海水与潮湿的空气,还可以吸收汗液,并将其迅速释放,使穿着者的身体保持在一定温度不至着凉。当时最有名的三大毛衣都以其发源地命名,分别是阿兰毛衣(Aran)、费尔毛衣(Fair)以及耿西毛衣(Guernsey)。其中带有家族特色的阿兰毛衣的针织纹样非常有讲究,每个家族都有自己世代传承的花形,因此毛衣在帮助确定海难渔民尸体身份时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毛衣仍然不被主流时尚认可,不能进入社交场合,Taylor&Cutter这本行业杂志在1990年曾这样写道:“不论是谁穿上这种衣服,看起来都像个不懂礼仪的笨蛋。”转折发生在1921年,温莎公爵穿着一件V领的菲尔毛衣和灯笼裤抱着猎犬出现在贵族高尔夫俱乐部,改变了主流社会对毛衣的看法,毛衣由此正式跻身于社交场合。相信不少人还记得电影《Coco Chanel》里,一战前的香奈儿女士穿着一件长款的毛衣开衫在马棚边散步的优雅场景,作为爱借用男装时尚的先锋,她身上的毛衣也多半来自于情人的衣橱。

  鸦片战争后,欧洲人将织毛活儿带到了中国,上海、天津等租界城市女性也开始学着手工编织,但织毛衣在大陆成为全民风尚还是要等到60年代末期。几十年后的2011年,一件售价34000元的爱马仕“锚链花纹高领羊绒套衫”将毛衣再次拉回了人们的视野。对此爱马仕的设计师Véronique Nichanian解释:“我不做时尚,我只做服装。这件毛衣设计虽然简单,但是重在舒服。比如看起来非常贴身,但是并不觉得紧绷。”纵观2012秋冬秀场,厚重、堆积的感觉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世界末日预言、地球环境恶化……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是多么没有安全感和自信,要靠繁杂的面料来层层包裹自己、强调存在的质感,而毛衣恐怕是寒冷季节里最好的情感寄托者了。

  材质拼接:今年时尚圈的口号之一是“不拼不时尚”,所以走上了潮流尖端毛衣也要火“拼”起来。大块的色彩拼接带来极简主义的帅气,编制纹样的拼接将“针织”的概念充分放大,与毛呢、皮草等面料的拼接则在冲撞、对比中擦出摩登的火花。

  明艳色彩:“原色毛线”的米黄本色显然不能迎合这个喧闹的时代,也难以让“后经济危机时代”的人们兴奋起来,所以设计师们为毛衣准备的调色盘堪称异常用心,湖蓝、柠檬黄、桃粉,扎眼的荧光色也不难在毛衣上找到。对于时装迷来说,毛衣的色彩没有想不到,只有hold不住。

  (下转D03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