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书评周刊·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4:书评周刊·关注
下一篇

杨显惠 关于饥饿我思考了一辈子

2012年12月0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杨显惠 饥饿记忆:《定西孤儿院纪事》

  我个人经历过的饥饿可能不太典型,因为我是在城市里长大的,饥荒时期,虽然吃不饱,但是也没太饿着……我对饥饿的真正了解是我接触到农村时。

  我在兰州甘肃师范大学上学时,有一次和我们班大队支部书记一起去甘肃的定西地区和陇南地区做外调,印象非常深刻。

  我们外调完之后,大队支部书记要我跟他去他家看看。我们早晨出发,黄昏时才到他家,他家穷得那个样子啊。晚上,他母亲做饭,其实就是面汤,连水带面的面片汤,没有菜,就调了他买的辣椒面和醋,就这么吃了一顿饭。他们家炕上就铺了一张席,墙角上立着一块羊毛做的羊毛毡,只有一米多宽,这天晚上睡觉就在席上面把这个毡横过来铺上,我和他还有他弟弟三个人横着铺了这么一块毡,三个人肩膀和腿都露着,只有中间才能盖着,就这样睡觉。睡觉之前,他父亲出去了,我以为他父亲是去亲戚朋友家去睡了。第二天我们在村庄里散步时,麦场上有一堆麦草。这时候他和我说,我大(爸爸)昨晚就是在这个草堆里睡的。我就问,那你母亲在哪儿睡的?他说他母亲就在厨房的小土炕上睡的,也没有被子。而且,他母亲不是他生母,是继母。他生母在1960年饿死了,继母是他叔伯家一个哥哥的媳妇,这位哥哥也在1960年饿死了,哥哥的媳妇和他父亲成了一家人了。我还问他,你们一个劳动力一天工分是多少?他告诉我说,一个劳动力干一天挣的钱全年全生产队合算下来,就2分。

  然后我们走到一家门口,他说这个院住的是他从小一块儿长大的伙伴,要进去看一看。门口有一只狗趴着,我让他先去把狗拦住我再进去。他告诉我,狗不咬人,因为狗都饿得爬不起来了,没力气咬人了。

  1979年,我把这次经历写了一篇小说,是我的处女作,叫《陇上七月》。《甘肃文艺》发表了,把题目改成《七月里》,把“陇”字去掉了。这是我的第一篇小说,就是从饥饿写起。后来我出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时,已1991年,编辑部还是觉得《七月里》太敏感,就把它从小说集中抽掉了。

  关于饥饿,我还写过一本书叫做《定西孤儿院纪事》,1960年定西地区大面积饿死人,政府建立了很多孤儿院。我写了24篇,发了22篇,在《上海文学》连载了两年。那我为什么要写饥饿的故事呢?这里面有我对饥饿的思考,我思考了几十年,思考了一辈子,我觉得我必须要在饥饿这个问题上好好写一写。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姜妍 实习生 黄盼盼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