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9:书评周刊·艺术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9:书评周刊·艺术
上一篇

返回照片自然性

2012年12月0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照片的本质》

作者:斯蒂芬·肖尔(美)

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年7月

定价:128.00元

  □书评人 海杰

  让斯蒂芬·肖尔开尊口是我期待的事,一方面,他年纪轻轻(17岁),就已经混迹于安迪·沃霍尔的圈子里,23岁就成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首位举办个展的在世摄影家,出名很早;另一方面他是彩色摄影的先行者,在他进行彩色摄影的时期,彩色摄影还不够为人重视,正是纽约现代艺术馆摄影部著名的前主任萨考夫斯基为彩色摄影正名并确立地位,肖尔和萨考夫斯基的这层微妙关系也影响了他日后的许多观点。

  而《照片的本质》一书正是斯蒂芬·肖尔在萨考夫斯基的《摄影师之眼》一书的影响下写出的启蒙教材,因为肖尔本人除了摄影师身份之外,还是纽约安南代尔哈德逊的巴德学院摄影系主任。即便是启蒙教材,但也需要一定的视觉训练和理论基础,阅读起来方可有效。

  斯蒂芬·肖尔采用了看图说话的方式来陈述自己对于摄影的认识,特别是对于摄影媒介物理性、几何学、化学性的认识,文字不多,没有多大耐心的人,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从物质层面、描述层面、心理层面以及建造心里模型等四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与训导,对于创作者来说,肖尔在本书中的分析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如果顾名思义,那么这本书有些标题党之嫌,因为肖尔在这本书里似乎有制造读图攻略的倾向,从这点上来讲,距离照片的本质的阐述方式实在是有点远。但是他为读者提供了走近照片的思维方式和观看方式,尤其是在照片被社会学绑架,成为赤裸裸的工具的前提下,他为照片所负重的社会学意义减负,并尽可能地回到摄影师最初拍摄的心理结构中来。

  “摄影是一门分析学科”。斯蒂芬·肖尔这样对摄影的学科分类进行明示,因为在他看来“画家是从空白画布开始作画,摄影师则是从混乱世界中开始选择图像”。事实上,他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匡取”,这是摄影的基本工作方法。所谓的“分析学科”,在肖尔看来,就是从混乱中确立“秩序”,依他的思路,摄影即是世界的秩序定格物,这是最简单本初的摄影观念。在这个语境下,如果把执导型摄影等纳入他的观点的话,会有水土不服的困境。

  整本书在文字阐释上虽然显得匠气十足,不怎么讨好读者,但看起来还是负责任的,没有过多的社会学添加。亮点是我们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斯蒂芬·肖尔选择了很多经典性的作品予以呈现,而且很多是我们不曾见过的。

  稍微细心的人会发现,本书选用的图片大部分是美国摄影作品,诸如斯蒂格利茨、沃克·埃文斯、卡尔顿·沃特金斯、弗里德兰德、多萝西娅·兰格、斯蒂芬·肖尔、埃格尔斯顿、斯坦菲尔德等人的作品,也象征性地引入了贝歇夫妇、欧仁·阿杰、布拉塞等欧洲摄影师的作品,但就他重复引用沃克·埃文斯等人以及自己的作品来看,他对欧洲摄影是有偏见的。他很好地执行了美国式摄影对于“本体”(媒材、画面、视觉关系等)的强化,他返回到了照片的自然性。需要一提的是,这是认识摄影媒介的必经之路,但不是最终的目的。

  对于具有身份焦虑的当代中国摄影来说,斯蒂芬·肖尔的这本书是带着冷眼的。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