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4:旅游周刊·行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4:旅游周刊·行者

魏军:我算是一个有胆量的水手(1)

2012年12月05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2012年2月,魏军(前景站立者)带领厦门号在新西兰惠灵顿。

  ■ 行者档案

  魏军 1954年生,北京人,长居海边已经10多年,厦门顽石航海俱乐部的灵魂人物,他的经历几乎对应着中国的民间帆船发展史,帆船圈内人大多称他“船长”。1997年策划迎接香港回归的“97中国海帆船拉力赛”。后来带着六条船,只身来到厦门,组建顽石俱乐部,推广帆船运动和海洋文化,创立国内最早的帆船挑战赛“俱乐部杯”。2011年11月,带领7个人驾驶“厦门号”帆船,挑战2.6万海里的航海环球之旅,于2012年9月成功归航。这也是中国帆船第一次“沿着地球的地理形状”绕行一周。

  大海有时也是黑色的

  “英雄?勇士?别,怪吓人的。”环球航海回来,带着光环的称谓也随之而来,魏军性格豪爽,爱开玩笑,“你们全家都是英雄呢。”开始谈及帆船环球航行时,他一脸正经,各种和帆船有关的地理、风向、机械等专有名字脱口而出,带着一个中国航海者的骄傲和谦和:“在国外,帆船运动就是一件很个人化的事情,我算是一个有胆量的水手吧。”

  “如果只是说帆船环球航行,不用大惊小怪,国外很多帆船爱好者就当做是长途旅行。”魏军说。但这一次环球航行,所谓“沿着地球的地理形状”是指不经过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等人工连接海洋的通道,按照陆地海洋本来的形状来制定航线。这就要求船员必须绕过美洲大陆最南端的合恩角和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好望角,无疑增加了行程的长度和难度。合恩角堪称世界上海况最恶劣的航道,海面波涛汹涌、风暴异常、海水冰冷,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曾有几百艘船只在合恩角沉没。之前还没有中国帆船通过合恩角的记录。

  这是一段无比煎熬的路程。“沿着西风带走,穿越五千海里。合恩角处在环球航行的半程,前后距离陆地十分遥远,无论是距离上还是心理上都是极大的考验。”对于8个人来说,这是无比漫长的几十天,每个人的状态都不太好,船员李晋城在船舱的墙壁上写下了“勇敢一点,再坚持一下”。“海浪经常是几层楼高,一个刚过去,另一个浪又开始”,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魏军来说,“几十天都不见天日,我终于知道了,大海也可能是黑色的,真的是黑色的”。

  大海让人学会了担当

  和帆船竞赛不同,环球航行中的每个船员,每个岗位都要轮流担当,例如轮流掌舵和做饭。魏军说他在船上担任生活管理员一职,主要是做饭,但其实什么都干。“在帆船上,我不是只有一个人,在危急关头能够指挥若定,那是一种责任。每个船员都相当于船上的木板,每一个人都不可或缺。大海,让人学会了担当,毫不吝惜地去帮助别人。”魏军说。

  说到做饭,航行在大海中的帆船也偶有收获,例如钓上来一条大鱼,这一天的晚餐就会是一顿喷香的鱼面或者鱼粥。沿着海岸线附近走,不时遇到小渔船。“有一天,一条渔船靠过来,扔一条大鱼到我们船上,一句话也不说就开走了。”魏军说,“什么是海洋文化呢,这就是大海教给你的自然无私,不是陆地上斤斤计较的市场交易。”

  靠近新西兰的时候,一不小心,魏军在船上腾空而起摔了下来,断了肋骨,不得不停靠奥克兰治疗。“新西兰的医生看了看说,没事,根本没管,可能在他们看来,断了肋骨,无论对于帆船还是他们钟爱的橄榄球运动来说,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自己慢慢就会痊愈。”

  航行在大西洋中途的时候,“厦门号”的发动机变速箱坏了。“老外说不用修,你们只需要前进就好了,不用后退啊。”魏军觉得老外的思维特别有意思,也影响到了他自己,“特别爱开玩笑,乐天知命,有什么过不了的呢。”

  (下转D15版)

  D14-D1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曹燕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