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书评周刊·历史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0:书评周刊·历史
上一篇

影响深远的元朝征日本之战(1)

——读腊六丸《忽必烈用兵日本》

2012年12月0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武士末永氏力战元军》,日本画家竹崎季长“蒙古袭来绘词”系列之一,绘于1293年。

  腊六丸所著的《忽必烈用兵日本》(以下简称《用兵日本》)中所描述的元朝两次征伐日本之战,便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

  在中国周边的国家中,日本可算是最特殊的一个。要说一衣带水,友好邻邦,必少不得日本,证据自然是阿倍仲麻吕和鉴真大师。要说世代冤仇怨,日本更是首当其冲,从倭寇之乱、壬辰战争、甲午风云直至十四年抗战,尸山血海。

  从唐朝时的白江口之战到明朝的壬辰战争乃至抗日战争,挑起战争者,往往都是日本,唯一一次中国政权渡海远征日本之役,何以还能被忽视乃至遗忘呢? 书评人/班布尔汗

  1 为何被忽略?

  首先,中华正统意识无法规避。

  中国数千年历史所产生的文化圈仅覆盖了周边的日本、朝鲜和越南。不过,日本的情况又与朝鲜、越南不同,早在疯狂派遣唐使向唐朝学习的时代,日本的统治者便自称天皇,形成了以自身为天朝的正统观。随着中国大陆上一个又一个非汉族政权的崛起,日本的这一观念日益强烈,再加上蒙古崛起南下,南宋王朝岌岌可危,大量移民来到日本,华夷之辨更为兴盛,日本俨然成为中华载体抵抗“非中华”的蒙古。在《忽必烈用兵日本》一书中,作者对之有较详细的论述。

  其次,这是一场非正义战争。

  无论日后日本对中国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而在当时,元朝征伐日本是彻头彻尾的侵略战争,并无正义性可言。且不说对日本九州沿海的破坏,就以当时的中国而言,征讨日本进行的打造船只的差役,就让老百姓备受荼毒,被征发的工匠、民夫“离家远役,辛苦万状,冻死、病死不知其几”,“工匠、牛畜死者相望。”造成江南地区人民此起彼伏的起义。元世祖忽必烈“定官制,立纪纲”,“留意治道,固属开国英主”,但“嗜利黩武之心则根于天性,终其身未尝稍变”——征伐日本虽非嗜利所然,却属于黩武范畴,乏善可陈。

  第三,这是一场彻底的败仗。

  非正义也就罢了,却偏偏还是个败仗。忽必烈两次远征日本,先后动用十数万大军,数千艘战船,携带有日本当时根本无法比拟的先进武器(如复合弓、轰天雷等),以泰山压顶之势攻伐地狭民贫的日本,却全都惨败而归,损兵折将。这样的战争,说起来闷气,何必多提呢?

  2 为何会失败?

  虽有这么多原因造成这场战争为人们所遗忘。但如果真能大胜,占领日本使之臣服,也不失为一次扬威海外的壮举。但为什么在人数、科技、物资、战术等等方面都占优的情况下,两次征伐都铩羽而归?

  通常的说法,是因为“神风”,也就是两次作战,都是未待展开,便遭遇了海上飓风,元军的战船、兵马并未损于日本而是损于莫测的天威。这种颇有传奇色彩的说法,往往易为人所接受。

  《用兵日本》并未将这“传说”视为当然,作者很可贵的提出飓风虽然存在,但元军战败之因却并非飓风,在比对了中、韩、日三国史料的前提下,从士气、国家关系、日本抗战的意识和准备等等方面进行了仔细分析,给读者展现了这场曾被“神风说”盖棺论定的战争更为细节、更为真实的全貌。

  因自然力而改变结果的战争,在元朝征日本的前后,都不乏例证。如第二次希波战争中的萨拉米斯战役,希腊联军的海军正是利用海风,扰乱了波斯舰队的阵型,将之击溃。而在日后的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战役中,英军也是利用加莱海峡的海风施放火船,打乱了无敌舰队的阵型,从而取胜。后世津津乐道希腊联军和英国皇家海军的英勇无畏,对那些海风,只是作为战胜者充分利用自然力的例证。而像中日之间的这场战争,胜负全归结于天意,还真是少见。

  而今天的我们应该承认,要不是当时的日本武士为了保卫家园浴血奋战,飓风恐怕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如果日军不是不顾伤亡的死缠烂打,而是如元军征宋战争中的宋军一般一触即溃,在第一次元军征日时,恐怕就要被长驱直入了,那时候“神风”即使再厉害,又能帮得了日本什么呢?

  当然,作者也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那便是元军所使用的战船不适合远海作战。元军远征日本的舰队,是由长达30米的大型运输船即千料船、中型拔都鲁战船以及给水用的汲水小船等组成。这些战船都属于当时中国沿海、内河战船,这样的战舰吃水浅,抗风暴能力弱,即使一般的台风也难以招架,一旦遇到日本海的飓风,自然是灭顶之灾。

  ■ 相关旧闻

  元日战争是元朝皇帝忽必烈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攻打日本而引发的战争;这两次侵略在日本合称“元寇”或“蒙古袭来”,或依当时的日本年号称抵御元军第一次进攻的战事为“文永之役”,第二次为“弘安之役”。

  由于两次侵略过程中元军的船只都遭遇风暴,损失四分之三以上的兵力和补给。

  (下转C11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