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书评周刊·教育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3:书评周刊·教育

童年的秘密:请让我慢慢长大

2012年12月0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尹建莉,家教畅销书作者。
洪兰,台湾知名教育家。

  现实境况中争抢早教班、择校等现象,很多时候是大人自身不安全感的折射,他们把自己对于生存的焦虑、对于竞争的恐慌投射到了孩子身上。但其实,孩子有自己的成长空间,请让孩子们慢慢长大,给他充分自由。孩子往往是在父母给予的领地中,通过自治自理学会自责自律的。给孩子阳光般的爱,又要给孩子阳光灿烂般的自由,但前提是,父母自己内心就有这样的爱与自由。

  洪兰&尹建莉

  “父母内心应强大”

  前不久,台湾知名教育家洪兰到北京参加自己新书《好孩子》的首发。洪兰是台湾第一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脑科学家,曾出版译著几十本,她已近古稀,但康健、明朗、神采奕奕。语气轻柔,语速却极快。新书非新作,是老作品精粹的提取。而操刀者是创造了400万册销售神话的作者尹建莉。

  被称为大陆家教第一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推出后,作者尹建莉全力写就第二本家教书,蛰居简出。2011年夏天,她到台北参加《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繁体版首发,见到了台湾知名教育家洪兰。之前,她就通过文字对洪兰有所了解,觉得彼此在教育理念上,价值观相通,所做的事又都着眼于现实生活中的教育细节,所以是殊途同归。到台湾,尹建莉深有感触的是,台湾社会有过的一些教育迷思正是当下大陆在经历的。她深知当下大陆市面上有太多教育的陷阱,很多育儿书硬伤累累却大行其道。她就萌生把洪兰这些有着充分科学依据的文章介绍到大陆的想法,为此,她甚至停掉了新书的写作,全心投入。

  洪兰表示,自己感知到的大陆父母过于“忧心”“焦虑”了,有的人孩子才三个月就在担心他的天赋在哪里,然后抢着送孩子去早教班或者高级幼儿园。她觉得其实无需如此。她一直试图用大脑实验的观点来告诉父母,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这回事。因为实验已找到终身学习的神经机制。认为人的大脑过了青春期就定型、不可改变的观念是错误的,大脑的可塑性是终身的,人终其一生不停地因新的经验而不停地重塑他的大脑。所以家长没必要让孩子在起跑线上争先后。她说人生好似马拉松,起跑早晚都能赢。

  而被家长视为洪水猛兽的网游,洪兰从科学依据上给出自己的看法,就是孩子在一些常态情况下玩网游是可以增强孩子的空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她同时认为提早入学对孩子完全没有好处,让孩子学好语文比学外语更重要,有多动症的孩子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得到缓解。

  尹建莉觉得现实境况中争抢早教班、择校等现象,很多时候是大人自身不安全感的折射,他们把自己对于生存的焦虑、对于竞争的恐慌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大陆家长还是要学习强大自己的内心”她说。同样,洪兰说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社会压力,养成良好品德才是家长最为重要的事,她希望大陆家长能学会择善固执。

  【口述:童年记忆】

  洪兰 规则之内给充分自由

  传承与阻隔的话题让我想到媳妇熬成婆的说法。在婆婆苛刻下过来的媳妇自己做了婆婆后,会择何种态度对待媳妇是个有意思的话题。有的人因曾深受其苦,会对做媳妇的处境颇多体谅,推出新政,而有的人可能正好找到机会,向其释放和转移她积攒的痛苦。

  父母对我们的重要性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会传递给我们价值。我出生于一个严谨的军人家庭,父亲对我们管理很严,这种严格给了我很多受益的东西。譬如,我从小被教导,什么东西要放在什么地方,这样你就可以省出很多时间,不去找东西,而我的先生,因为来自另外的家庭,你就会发现,他此生浪费了很多时间在找东西上,也因此,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让他沿承了我的习惯。

  但当我成年后去美国,有了对比,才发现中国家庭的严厉往往有一个问题,就是父母大都没有明确告诉你规则,你也是总是通过他们的聊天和对人、对事的态度去判断对错,而且往往在被骂后,你才能通过经验去总结规矩的界限,更为严苛的,就是孩子要时常看父母的眼色行事。在美国,就很不同。很多人以为美国家长会很放任,其实,他们同样是有规矩的,只是,在大的规矩之内,他们给你自由,而且绝对不会盯着你来纠察。

  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因为用功,会请家教到家里来学法律。那时,我们姊妹六个一旦吵闹就会被骂,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常常无所适从。而在美国,他们的家长通常会告诉你,现在是上课时间,请回到自己的房间,在那个房间,你可以随意做什么,而在集体性空间,你就需要保持安静。所以美国的孩子很小的时候,能正确区分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不同以及他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我也曾遇到过,考试报名、抄笔记、甚至选择午餐是荤还是素都要去看妈妈脸色的18岁的孩子。她的妈妈对孩子有过度的控制欲,甚至认为孩子度蜜月,自己也是可以跟去的。她认为自己的孩子必须成功,而成功的定义是考上医学院。这是对孩子自由的全部占领,非常恐怖,整个孩子都是要废掉的。

  因为自己的一些得失,我在教育孩子时,会尽量明确对他的要求,然后在大的范围内,给他充分自由。其实,孩子往往是在你给予的领地中,通过自治自理学会自责自律的。

  尹建莉 教育就是要接受和转化不完美

  我的童年也有伤疤

  这个话题很有问题意识。这像一个成年后的排毒过程,排除既有模式的毒。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要持续终生。在生孩子前,我同样是无意识的,当时,读卢梭的《爱弥儿》我是当小说看的,而当有了孩子,一切开始变化。可以说,我不是那种排毒完,才养育孩子的,而是同时进行。因为是同时,在教育女儿中,我也是犯了很多错误,有些及时修正,有些则追悔莫及。

  相比大多数同龄人,我的原生家庭是相当不错的。当时,很多父母打骂孩子是常见之事,印象中,我只挨过妈妈一次打,可就这一次,也让我记忆深刻。我三四岁时,在一个村子生活,可能因为民风淳朴或者穷,很多人家都不锁门。当时,自己年幼,全然因为好奇,有天和小朋友打开一家人的门,进去玩。母亲知道后,打了我几下,让我十分委屈。其实,当时母亲只要向我说明,别人家的院子不要随便进,我就完全可以明白的。还有一次,因为经济方面的考虑,母亲给我买了一双偏大码的鞋,预备可以多穿几年,我因为穿着不舒服,就左右脚互换,这样可以稍紧一些,本是聪明之举,母亲却误以为我又不分左右脚了。于是一通批评。我当时小,很委屈,但说不出来。这件事让我一直记着,并提醒我,无论孩子做了什么错事,一定不要轻易批评他,要想办法了解他的想法。

  孩子往往敏感,在人生之初,你如果用一种粗暴的方式给他树立规矩,往往容易留下折痕。考虑到自己童年的不被理解,不被体谅,我在做母亲后,就特别有同理心。记得在我女儿小时候,我在做饭,她自己玩,许是好奇,她把整瓶的化妆品涂在了脸上,那是当时非常贵的一个物品,却被她弄得一遍狼藉,按照一般的家长,可能会勃然大怒,但我知道她不过是好奇,好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我笑着对她说,别动,妈妈给你照张相。那张照片被我拍下来,现在还是家里的宝贝。其实,孩子很多时候的捣蛋,不是恶意之举,只是思维上的偏差。还比如,女儿小时候,有段时间总把垃圾扔到沙发后面,说过了,还扔。后来才明白,孩子以为垃圾只要扔到看不见的地方就是干净。试想如果我批评她一顿,孩子会多么委屈。

  我的童年记忆,让我懂得用心体察孩子,并经常自我提醒。可即便如此,同样犯过不少错误。女儿三四岁的时候,因为回老家玩得太投入,已经很懂事的她有两次居然把屎拉裤子里。情急之下,我板起脸训斥她几句,但她一句:“妈妈你怎么不生一个会‘拉粑粑’的宝宝?”一下点醒了我,让我非常痛心:孩子不过是玩得忘性,自己的数落却让她产生如此大的自我否定。这之后,初中时,她因为在一个私立学校就读,一度爱打扮,好名服。其实依现在看来,她是被周边气氛所影响,也还小,自我不够强大,所以价值观模糊,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因为我当时一个“好虚荣”的定性,让她成年后还为此感到伤害。

  在为人父母前,我们都是孩子。遭遇过不理解,遭遇过被作业奴役,遭遇过暴力教育,长大后,一些忘性大的人反而如法炮制给了自己的孩子,他们没有对自己吸纳的错误模式有所认识,也没有找到恰当的方式去释放它,于是,在面对比自己弱小的东西时,仇恨被投射和释放出来,而孩子就是弱小的。可即使体察到这些的人,同样还是会偶尔犯错,所以排毒会是个漫长的过程。

  阅读是很好的排毒方式

  就我的个人经验来说,在漫长排毒过程中最好的礼物就是阅读。大学时,我是一个不擅社交,有些自卑的孩子,在大量的阅读中,我的精神得到发育和强大。所以我是非常认可朱永新所言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这句话。在阅读中,我建立了对于人之为人的理解和尊重,对人性的把握,对于自由和爱的把握。

  刚有孩子的时候,我有过所有母亲的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盲目跟风。女儿一岁多刚学走路时,先生到外地工作,我曾经独自带孩子非常艰辛,甚至在某些瞬间感觉要崩溃,但是在阅读、自省中,我慢慢找到了和孩子相处的方式。当然,这期间,我的先生给了我很大的正能量,他结婚时面对的我,是一个生活能力奇差的人,他给予的是接纳、欣赏,甚至是幽默化之,这让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为感同身受。所以好的两性关系也会是一个人排毒的重要推力,它让你更充满能量。

  做这些反省,是想说明:人都有缺陷,孩子有,父母也有,而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或者转化它。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