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书评周刊·文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4:书评周刊·文学

以灵魂,读文学(2)

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上接C03版)

  《高铁》 韩松

  新星出版社 2012年9月

  韩松还记得“7·23”的晚上,他正在家改书稿,突然手机短信的提醒音响了:温州发生中国高铁史上空前惨烈的事件,伤亡数百人。这也某种程度上有了《高铁》这本书。不过此《高铁》非彼“高铁”,里面蕴含的还是大量的科幻元素。但此《高铁》又的确是韩松根据近些年高铁本身的快速发展得到的灵感书写书的故事。在讲述科幻故事的同时,他也在行文间注入他的思考,在后记里他提到,“在高速运动中,我很快就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了。车外的景物,与乘坐低速列车时看到的,已然很不一样……”我们的速度是提升的,但是我们的文明进程一定是前进了吗?碎片生活的今天,我们一定要什么都那么快吗?不过说到底韩松还是一个媒体人,他曾经说过,科幻就是明天的新闻。不过这一次,希望他书里的故事不要成真。

  《奇迹集》 黄灿然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2年9月

  很难说黄灿然在写这些诗歌的时候,自己对每首诗的真实思考是怎样的,但任何一个感性的人,都一定会有自己对这44首诗歌的深度思索,结合各自的生活。《奇迹集》里有对生命最普通场景的描写——电车或是路边的一个老人,在公园长凳上谈心的母女……也有对最常见事物的涉猎——“生活像个火炉,有些人围着它坐,享受温暖,渐渐感到疲乏……” 更有像“我的世界”这样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也是诗人所要告诉众人的,他说“我一点都不孤独,不是你所想象的,甚至不是我所想象的。我的灵魂有很多朋友和将出现的朋友,主要是过去的诗人、音乐家、哲学家的灵魂,我跟他们交谈,日日夜夜,无时无刻……”跨越时间和空间,与伟大灵魂相遇,这是阅读里最美好的事情了。

  《羊道》 李娟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年8月

  “羊道”系列是李娟与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共同生活的场景,一共有三卷。在与大自然生死相依的过程里,人类既渺小也伟大,顺从自然,并从中得到自由,自在自乐,这是李娟和她的牧民朋友们世代经历的,只不过李娟将这些变成了文字。李娟的文字当然是真诚的,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她所生活的环境还来不及把很多问题变复杂,与动物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她身上并非一句空话。但是这份最简单纯真的部分能否一直保持下去,却是一个未知数。在最初人们发现李娟的惊叹过后,在城市久居的人们带着各种诱惑接近这个女孩,她能抵抗得住吗?这倒是一个在未来可以持续观察的问题。至少,在这三卷书里,她带给我们的感动似乎减少了。

  《夭折的记忆》 吴亮

  商务印书馆 2012年8月

  若干年后,当那些人已经不再年轻,当其中的有些人已经功成名就,当某个人可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再有人讲起那些他们年轻时的老故事来,总是别有一番风味。就好像,今天再去看杜普蕾、巴伦博伊姆、帕尔曼、祖克曼、祖宾·梅塔当年合作的那首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你难免不会感慨万千,那时他们还年轻,那时他们还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我们需要这样的偶尔回首,即便没有视频,也请留下些文字,诚如吴亮在这本书中所做之事。顾城、孙甘露、陈村、王安忆、吴洪森……就着炒面、凉皮、扇贝、黄酒……即便那时他们还没有出名,但他们都得承认,那是一段好年华。

  《江城》 彼得·海勒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1月

  涪陵在海勒斯的眼中不仅仅只有榨菜,这里更有他用心投注的情感与岁月。1996年8月的一个夜晚,他从重庆登船,顺江来到涪陵。那时候的涪陵还没有铁路,公路也很糟,随后的两年,这里成了海勒斯的家。就在这本书即将在美国出版的2001年,涪陵有了第一次通往重庆的高速路,铁路也在修建,人民不需要再坐船去涪陵了。又过了两年,三峡大坝一期完成,一些江畔之城被淹没……涪陵的变迁只是中国诸多城市变迁的一个代表,但却透露着在城市化进程里的飞速和冷漠。一个个水坝的修建带来的却是更多的问题,城市淹没,人民离乡背井,这些到底是必须的还是可以商量的?书中不光有作家本人对城市的观察,更有他对人性的思考。他曾经指出他的学生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十分接近,彼此扶助,但其中某个成员或多或少有些与众不同的话,他们会非常残忍地对其形成孤立之势。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等三部 卡达莱

  花城出版社 2012年1月

  《错宴》是卡达莱最近的作品,2009年在法国出版。描写二战期间发生于阿尔巴尼亚南部山城吉罗卡斯特的故事。古拉梅托大夫是阿尔巴尼亚吉诺卡斯特市(这正是作者卡达莱的家乡)的著名外科大夫,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的战车开到吉诺卡斯特市时,占领军指挥官弗里茨·冯·施瓦伯上校让人告诉古拉梅托大夫,他要见古拉梅托大夫一面。正是这次见面过后,阿尔巴尼亚的人质被弗里茨释放,多年后,大夫却因此被怀疑与德军串通,并最终被当局杀害。尽管过了那么多年,卡达莱依旧不忘把目光对准自己的祖国,甚至选择了自己的家乡城市作为故事背景。对专制的批判,在作品里蕴含的政治性,也成为了他受关注的一部分原因,同样的,在《谁带回了杜伦迪娜》里我们也可以嗅到这样的味道。

  《自由》弗兰岑

  南海出版公司 2012年5月

  600页的大部头小说,在最后印有作家的一句话——我唯一不会谈论的问题便是自由,对读者而言,这似乎是一个独立的考验。我希望你们在读完后能抽出五分钟来想一想:这本书为什么叫“自由”。在这部小说中,弗兰岑讲述了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所经历的梦想与失败。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妒忌的故事,更是一个悲剧。在这本书中,弗兰岑没有炫技,只是老老实实地讲故事,却讲出了厚重的动人故事,让你看到当代美国的画卷。而对自由本身的探讨,其实也会让人们更加意识到,自由只有有限制时,才是真正的自由。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