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9:书评周刊·经济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9:书评周刊·经济

观世变,识冷暖(1)

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追求一个更符合人性的经济秩序,是我们这个时代在对幸福正义之呼唤的题中之义,几乎所有优秀的经济学家,都会将人性与社会人文传统纳入其研究视角,所谓读经济,观世变,识冷暖,其实也承载了我们对于更好社会的期待。

  《新结构经济学》 林毅夫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流行着两种发展经济学,一是“结构主义”、一是“华盛顿共识”,前者强调政府作用,后者强调市场功能,却都没能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提供切实的解决路径。在本书中,林毅夫所梳理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简单来说就是融合了这前两种理论的长处,希望摆脱结构主义的“过”,以及华盛顿共识的“不及”。林毅夫指出任何经济结构都是内生的,由其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延展开去,一个最优的制度安排实际上也是内生的,应由身处其中的每个人的知识系统和社会需求产生。

  《货币的教训》 周其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

  货币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教训?在这本大多由专栏文章集结而成的书中,作者试着给出答案。通过多年撰写评论的经验,作者摸索出三条写作心得,一选题集中,二调查持久,三内容分层次,条理明晰、细细道来。于是,这本书从“人民币汇率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如此直白的问题入手,层层深入,用深厚的理论功底结合当下中国实际,揭开了货币运动的神秘面纱。当然,作者也不忘给出我们教训的答案:“货币史的教训说,真正的困难是如何防止一个经济迫于短期的压力,把好端端的、或至少尚可用的货币之锚白白给废了。”

  《与索罗斯一起走过的日子》 梁恒广东经济出版社2012年1月

  关于“金融天才”乔治·索罗斯的书不胜枚举,但内容大多关乎其投资活动和慈善事业,试图从中摸索出其传奇的根由。但本书不同,作者通过自己身为索罗斯中国事务私人顾问的视角,向读者描摹了索罗斯平凡生活的画面。在书中贯穿20多年的历史里,我们得以窥见索罗斯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其中既有其临危不乱的机智与坦然、其作为行善者的开阔胸襟和行动力,也有其因婆媳关系难以处理而生出的郁闷,其对身处困境的人的冷漠。作者笔触生动,态度平衡,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结构全书,让人读起来有一种身历其境的感觉。

  《湿经济》B·约瑟夫·派恩二世\基姆 C·科恩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8月

  曾提出“体验经济”的B·约瑟夫·派恩,如今又提出了“湿经济”这个新名词。在派恩看来,干属于理性经济,是产品首先满足的需求和功能,而湿则属于感性经济,是产品带给人们不一样的创新体验。传统经济学把需求降低为物质欲望,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高级需求的经济意义和商机。本书告诉我们,人不光有物的干的一面,也有属于心的湿的一面,如果抓住湿的一面,便可以把附加值低的温饱型经济,发展成附加值高的追求幸福的经济。

  《灰色收入与发展陷阱》 王小鲁

  中信出版社 2012年5月

  灰色收入是我们日常语境中经常出现的词汇,人们多用其来形容不正当的经济来源,却从未想过给其一个明确的内涵。但在2010年,学者王小鲁将这个公众难以具体化的名词明晰化,他采取恩格尔系数法、分组比较法、模型分析法等分析法算出几年里中国的灰色收入。今年,王小鲁将这些研究收入分配的文章结集出版,通过六个部分,对中国国民收入真实数据和差距,以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分析。由此,王小鲁掀开了灰色收入的神秘面纱,并直指当下中国围绕权力产生的贪污、渎职、寻租等腐败问题,让本书有了非凡的意义。

  《大转型:中国改革的下一步》 韦森

  中信出版社 2012年5月

  中国下一步该何去何从?作者试图在本书中指明方向。书中内容多是作者在国内网络和平面媒体上发表的时评、随笔、论文和访谈。论述驳杂、广泛,从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格局与问题到世界经济衰退及其复苏前景,均有涉猎。而其中有些论题,诸如“预算民主”“税权法定”则被反复论说。正如作者所言,这些基本原理“只有通过人们不断地讲,重复地讲,才有望以后能慢慢变成人们的共识和常识”,而“人类社会的思想解放,往往是个渐进性过程,需要慢慢来,更需要人们不断地去说,去不断地宣讲。”

  《第三次工业革命》 杰里米·里夫金

  中信出版社 2012年5月

  在这本书中,作者预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作者认为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强大的新基础设施。而人类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未来的希望。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非常伟大的构想,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摆脱对煤炭的依赖,可以摆脱石油的束缚,再也不需要污染严重的火力发电厂,彻底避免对PM2.5微尘带来的伤害。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对世界的想象力,常常为我们提供了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本书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

  《金融与好的社会》 罗伯特·希勒

  中信出版社 2012年12月

  在全世界都在反思金融危机所反映出的制度缺陷时,本书的作者希望给出一个更完美的金融秩序。书中,作者建议设立一个包含各种风险信息并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及时处理的数据库系统,构成金融新秩序的物质基础,实现金融民主化,从而分散风险,为经济生活提供更加牢固的基础。而本书更为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作者不仅研究制度和机构,更将触角深入到参与金融活动的人,诸如银行家、保险商等,探究这些人的理性和非理性行为所带来市场的结果,读来颇生动有趣。而书中那种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金融理论,相信也会让很多人产生共鸣。

  《清单革命》 阿图·葛文德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年7月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如何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情做好,听起来像是拖延症者的福音书。但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在这本书里,作者希望做的是使用清单,来为大脑搭建起一张“认知防护网”,以此能够弥补人类与生俱来的认知缺陷,如记忆不完整或注意力不集中。作者认为在当下压力重重的环境中,即使再优秀的人在工作中也难免会遗漏一个步骤或问题,因此需要一个清单,记录关键步骤以此圆满完成工作。这种观点极具现实意义,让人们从一个复杂的信息社会中得以挣脱。但书中的方法论,是否适合形形色色的个体,却难免让人心生怀疑。

  《王二的经济学故事》 郭凯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年7月

  王二本是王小波笔下的人物,但到了郭凯这里,他就变化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角色。郭凯通过王二的际遇来解释中国当下的经济问题,比如用春节买火车票谈分配问题,用减肥谈欧洲债务,如此将复杂的经济学问题深入浅出地展示给读者。很多人都生活在一个自己不甚了解的世界里,对周遭社会的变化不明缘由,而本书让我们明晰了自身遇到很多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更容易形成独立的判断和思考。莫言因为成了“一个讲故事的人”,而赢得世界的关注。而郭凯作为一个讲经济学故事的人,也同样应该赢得我们的赞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