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评论周刊·专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评论周刊·专题

应鼓励媒体根据“新闻价值”进行报道

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改进新闻报道被列入规定之中。

  会议提出,“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近一个时期,在国内多家媒体上,领导人活动的新闻已经出现一些改变,与“八项规定”的要求相符合。

  媒体之变,也可管窥中国政风之变。

  1 灵活报道满足民众知情权

  公众的知情权包括公众和媒体对于领导人活动的关注热情,是人性和公众权利的体现。

  知情权是现代社会公众的基本权利,也是执政党最近几年一再强调要保障的。

  公众的知情权包括公众和媒体对于领导人活动的关注热情,是人性和公众权利的体现。

  领导人的活动,自古以来,都受万众瞩目。在传媒发达的现代西方社会,领导人的活动更是现代传播媒介追逐的热点新闻。

  媒体所以如此,无非民众关心。满足这种知情权是现代社会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

  公众可以通过媒体呈现的领导人对公共事务和个人事务处理的了解,来判断自己的选择是否合适。

  近来中国媒体关于中央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报道呈现出了与过往不尽相同的地方,尤其在对总书记习近平广东之行的新闻报道中。

  在此次报道中,央视、凤凰卫视、新京报等媒体的表现,可圈可点。

  尤其是新京报,一改过去简单刊发通稿的报道方法,根据自身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运用了自己擅长的新闻操作手法,梳理出了习近平考察的细节,满足了民众的知情权和对高层领导活动的关注热情。

  此前,12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到北京市西城区主持召开座谈会,新京报全程报道,这是第一次由都市类媒体直接参与对中央领导活动的报道。

  这些报道,连续多日占据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位置,引来公众的围观与赞誉。

  这些是国内传统媒体少有的遵从新闻规律报道领导人活动案例。作为媒体同行,自然乐见这种变化,也希望这种变化能够持续下去。

  2 鼓励自主作为,释放媒体生产力

  媒体严重依赖于通稿,自采的努力让位于通稿的威权,渐渐失去自身的竞争力;而内容同质化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公众得到的信息却非常有限。

  新闻报道也是一门专门的技艺,如今的入行者都须接受专业的职业培训。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和操作水平,代表了一家媒体的专业水平。

  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即便是同题新闻,新闻价值判断接近,但不同媒体,具体切入的操作方式也是迥异的,各有自己的特点水平。这是不同媒体所以能够传递信息传播文明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安身立命的基础。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社交化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影响越来越大,对传统媒体的挤压也越来越大。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小人物,行程越来越透明。仅仅指望通过给传统媒体规定指令性的报道,显然无助于树立领导人和政府的新形象,也逐渐导致传统媒体边缘化,倒不如让传统媒体释放自己的专业报道能力。

  之前指令性报道的后果,忽略了现代传播中不同媒体定位对相关新闻的不同需求,导致媒体对此类报道千报一面;其次是媒体被迫依赖于通稿,自采的努力让位于通稿的威权,渐渐失去自身的竞争力;而内容同质化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公众得到的信息却非常有限。

  所以,除了“指令性报道”,支持和鼓励媒体有一些自主动作,能进一步界定新闻媒体的定位,释放媒体生产力。

  3 改革报道方式,更好传递施政理念

  中央领导关于“看一部电影才两个小时,作报告不能长”、“唱高调连野猪都骗不了”等生动语言,为领导人的公众形象增添了亲切感。

  关于领导人的新闻,在现代社会,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新闻内容之一。

  执政党和政府更是掌握了国家最重要的权力和资源,这种权力和资源的任何变化甚至正常运转,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在中国的政治传统下,这种权力和资源运转充分体现在各级领导人和他们的活动里,往往通过他们的行程、会议、政策、讲话等各种方式显现出来。因此,有关领导人的行程和会议的新闻,其实也是中国最大的政治新闻,而这需要更为有效的传播,才能更有效地传播领导人的施政理念和工作风格。

  新一届中央领导正在努力改进作风会风文风,如果新闻报道不改变既定模式,很难把新会风新文风新作风传播出去,这也是新闻报道践行“走转改”的核心要义。

  改革报道形式,体现工作需要,尊重新闻价值,提升社会效果,既是贯彻“新八条”,也是在传播和推广“新八条”。

  在《新京报》的报道中,领导人的原话,直白展示领导人同与会者的现场互动、插话、对话,让现场活灵活现,充分展示领导人的个性。

  中央领导关于“看一部电影才两个小时,作报告不能长”、“唱高调连野猪都骗不了”等生动语言,为领导人的公众形象增添了亲切感。

  4 报道透明公开,有利地方官员仿效

  对高层领导的报道,经过大众媒体的传播后,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影响至大,不仅是对八项规定的有力落实,也为地方官员们的仿效提供了样本。

  有一种说法,叫做上行下效。

  在中央八项规定中,改进新闻报道的作用至关重要,某种程度上,对于推广其他几种规定,也举足轻重。

  此次习近平广东之行的新闻报道中,多家媒体的变化,具有突破意义。

  应该看到,这种变化的影响立竿见影,领导人新风与媒体新风之间的互动,在微博上广为转发,被网友津津乐道。在改革进入新阶段后,这种显而易见的变化,对于提振民众信心,营造改革氛围,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高层领导的报道,经过大众媒体的传播后,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影响至大,不仅是对八项规定的有力落实,也为地方官员们的仿效提供了样本。

  不可否认,“新八条”推出之后,一些地方官员难免观望,同时要想从旧有的思维和作风中彻底走出来,都需要一定的压力,而中央领导的身体力行,和此次多家媒体的集中报道,传播效果不言而喻。

  结合此次都市类媒体显示出的报道能力和传播能力,将有助于自上而下推动“新八条”的传播与落实。

  5 改进报道观念,营造积极价值观

  信任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媒体也才能摆脱过去长期受指令性报道指挥而养成的程式化偷懒

  有关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报道改革若要持续,需要媒体自身的技术性改进,也需要报道方式和文风的调整,也需要政府部门对新闻定位及媒体管理理念作出较大转变,这就需要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营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需要开放媒体和公众对领导工作情形的关注。在指令性报道之外,要允许媒体在法律和相关部门许可的空间内,有自选的报道动作,而不是一味地依赖通稿。

  所以,逐步减少对新闻报道的指令性干预,信任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媒体也才能摆脱过去长期受指令性报道指挥而养成的程式化偷懒。允许媒体依据自身的价值判断和业务素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技术上调整对领导人新闻的报道方式,不固定程式,其传播效果与过去自有霄壤之别。

  如此,媒体才能真正成为政府、领导人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

  如此,领导人和政府的媒体形象才会有大的转变,这也是现代社会政治的要求。

  □朱学东

  (媒体人)

  ■ 传媒观察

  改革新闻报道方式,让政治更亲和

  政务新风与媒体新风之间的良性互动,不仅有助于弥合社会转型期形成的信任感层面的冷漠与隔阂,更提供了一种公共议题可以多元化呈现的可能性。

  近日,习近平广东之行,体现了都市类媒体在时政报道领域的“破冰”之举。

  现在的都市类媒体,本身也是报业结构调整的产物。从产生、崛起至今,经过近20年的发展,积累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非时政报道领域,逐渐形成了新闻报道上的“中国经验”。这个“中国经验”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新闻理念、新闻实践、操作手法上更倾向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趋势,落在纸面上就是独特的报道优势,另一个就是市场化媒体的平台定位,努力照顾到受众的需求,与受众的关系密不可分。

  而在这近20年的时间内,时政领域的报道,不管是报道能力,还是影响力,都呈现出滞后的倾向,不管是满足受众知情权的需求,还是出于政治信息传播的需求,都远远无法适应新时期改革的需求。而关于政治人物公共领域的信息,都是公众高度关注的话题,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公共生活的走向。

  现在,当都市类媒体“试水”高层领导的时政报道,也是将长期积累的报道层面的“中国经验”与公众高度关注的“中国政治”结合起来,这样就呈现为既能满足公众知情权,又能让公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故事”。

  而此次都市类媒体“试水”高层领导的时政报道的意义,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对于高层领导而言,报道中描述的种种细节,不仅还原了出行的现场氛围,更有助于刻画出高层领导更为亲民、更为丰富、更为个性化的正面形象。同时,由于高层领导的一举一动,背后也是一种公共议题的设置,结合不久前的“新八条”,这种报道对于推动公共政策的前行,举足轻重。

  从这个角度看,都市类媒体是完全可以在时政报道领域,发挥其在非时政报道领域累积的报道优势。新京报等媒体的相关报道发出后,从舆论的反馈情况看,不管是高层领导的言行,还是公共议题的设置,都在无形中强化执政党“人民意识”的定位。

  这种政务新风与媒体新风之间的良性互动,不仅有助于弥合社会转型期形成的信任感层面的冷漠与隔阂,更提供了一种公共议题可以多元化呈现的可能性。因此,鼓励和支持都市类媒体进入时政报道,将有助于发挥媒体介于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的平台作用,让政治更加亲近。

  □李红涛(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

  ■ 记者手记

  时政报道模式这样被打破

  深圳,当之无愧是12月的新闻关键词。

  习近平的广东之行,给很多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而“亲民”、“新八条”、“改革”,这些词也被频繁提及。

  在媒体的诸多报道里,这似乎已经不是一组简单的关于领导人的新闻,而被视为一种改革的信号:常规时政报道模式的打破。

  作为参与报道的记者,我认为让更多都市类媒体参与报道,是一种进步。

  “是不是报错了?”

  “无列队欢送环节”,很多人不敢相信,一个国家领导人的考察出行,可以做到这般轻车简从。

  习近平考察深圳的第一组消息,其实是来自凤凰卫视。

  12月7日,凤凰卫视的《华文大直播》栏目,以“习近平视察深圳 无列队欢送环节”为题做了报道。

  当时我留心看这条新闻发布后各处的评论,其中耐人寻味的一条是,有网友好奇地问:“这是不是报错了?”他们不敢相信,一个国家领导人的考察出行,可以做到这般轻车简从。

  这是民众的一种心态,也是此前的时政报道给受众带来的刻板成见所致。

  其实早在习近平到达深圳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关于他即将前来考察的消息已经传开。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时间和行程,但诸多消息灵通的媒体人士,已经开始各自交换信息。

  我也从侧面了解到,好多媒体已经在第一时间开始了部署,精心安排人员前去采访,做足了准备。

  大家纷纷揣度着,却又没有获得一个非常肯定的信息,不敢轻易出手,直到凤凰卫视的报道出炉。

  不能否认,抛开其他因素,从新闻本身而言,总书记践行新八条,轻车简从,这就是一条有价值的新闻。

  尽管官方媒体还没有跟进报道,但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是,12月8日,《深圳特区报》3版刊发了曾于1992年2月26日刊发过的评论文章:《多干实事》。编者按提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此前的11月29日,习近平曾在参观《复兴之路》时阐述伟大的“中国梦”,他也提及了这8个字。刊登20年前的文章,颇有深意。同时,部分媒体包括人民日报微博的相关评论已经陆续出现。

  采访遇到的两种态度

  记者采访时,当地的村民,对于当天的所见所闻、各种细节津津乐道,和民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组织机构的相对低调。

  习近平与民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渔民村。

  这是深圳的“明星村”,诸多官员曾到此视察,村民们对于接待领导人已经习以为常。

  即使是在总书记来过之后,乍看之下,不会觉得这里有什么改变。

  村中道路依然洁净,处处花团锦簇。当时因为习近平的到来人潮拥挤的小广场,依然是村中人聚集聊天、跳广场舞的好去处。

  但只要提及习总书记来访的事情,气氛一下就热起来,他们愿意来交谈此事,对于当天的所见所闻、各种细节津津乐道,甚至有些兴奋。

  他们觉得,总书记真正走到了村民们之中。

  而习近平在渔民村曾做客村民邓国华家,听闻了记者的来意,邓欣然接受了访问。

  这些都是积极的信号。

  和民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组织机构的相对低调。无论是渔民村的企业,还是前海管理局,对于采访的要求,均表示目前就此事不接受任何采访。

  这是他们一贯的谨慎。

  我们只能在这两种态度中摸索,努力找出更多的信息来。

  12月12日,伴随着新华社消息的发布,新京报也推出了都市类媒体中首篇习近平视察深圳的特写报道。

  此后,其他的媒体开始陆续跟进。蜂拥而来的记者,让渔民村迅速热闹起来。

  有同行说,她联系渔民村所在的街道办负责人,表达了采访意愿,对方无奈地说:“今天我已经接了40多个采访的电话了。”

  有人惊讶于新京报的首发,但我更愿意理解为这是从新闻价值来判断地有准备的尝试。

  时政报道的另一种方式

  新华社中国网事发布微博讨论“不封路”,其中引用了网友的微博,描述了他巧遇习总书记车队的经过。

  除了传统媒体,在这次习近平视察深圳的报道中,微博的自媒体角色不能被忽视。

  早在媒体报道之前,微博上已经涌现了诸多习总书记在深圳考察的信息。

  有网友拍摄了习总书记在出访中乘坐小巴、向围观者挥手的照片,还有人指出,习总书记自觉遵守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4日会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赢得了诸多赞扬。

  微博上搜索“莲花山”,也能看到诸多网友对于现场的一些记录。

  有意思的是,关于习总书记考察深圳的照片多见于微博上,远远超过了媒体对习总书记深圳之行的报道篇幅。

  其中,诸多媒体官方微博也非常活跃,人民网的微博就注意到了“不封路”的细节,微博说,习近平7日考察深圳,深圳交警官方微博透露,考察期间,累计行程150多公里,途经深南、滨河、滨海等多条主干道。交警落实不封路的要求,车队行进中,没有封闭任何道路,公交、出租、私家车与车队并行。其间虽遇周末晚高峰,基本没有对市民出行造成影响。这是深圳首次对高级别交通勤务不封路。

  新华社中国网事也发布微博讨论“不封路”,其中引用了网友的微博,描述了他巧遇习总书记车队的经过。

  可以说,这些都在传达着时政报道的新风气。

  □朱柳笛(新京报深度报道部记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