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5:人才周刊·自我教育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5:人才周刊·自我教育

向新闻发言人学“说话”(2)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上接D04版)

  “既能考好也能随情随性”

  王旭明:你喜欢文科还是理科?

  刘天逸:理科,文科作文给我打击太大了。我作文写不好,您给我几点建议吧。

  王旭明:为什么写不好?老师怎么评价你的作文的?

  刘天逸:老师说我找不到中心,太飘了。

  王旭明:那是因为你的作文题目都是老师布置的吧,不是你愿意写的。

  刘天逸:也有一些是自己挺愿意写的,但是老师看不上。比方说有一次期末考试,作文题目是“挑战”,我就写我爸带我去蹦极,之前不敢蹦,后来勇敢地尝试了,最后也点了题,不过作文分很低。

  王旭明:这篇作文你自己满意吗?

  刘天逸:我自己觉得挺好的,还挺自信。

  王旭明:我想告诉你的是,这篇作文我没看,听你这么说,目前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第一这篇作文抒发了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是最可贵的,第二,作文最后点题了,没有跑题;第三,作文的情节是有意思的生活片段,就上述三点来看,应该是篇不错的作文。之所以没有得到高分,也许是当前语文教学评分标准的问题。

  刘天逸:对啊,我也知道我的作文跟打分标准不一样,那我怎么适应这种标准呢?

  王旭明:你要记住,当前的学习一方面是为了考试,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自己。这就要做两面人,在应付考试时,掌握技巧得高分,在不应付考试时,随情随意。比如韩寒,果断告别前者,不去应付考试。我们看到,确实也有考试英雄、能力狗熊那样的情况。在两个极端之间,我特别倾向、并且愿意培养学生走第三条路,那就是既能考好也能随情随性。

  刘天逸:您就是这么走出来的吧?

  王旭明:确实是这样。当然,对于未来改革,我们还应寄予希望,既踏实又能活出自我,这样才是真正的成熟。在教育界,一面大喊口号一面只为考高分,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必须改变,我认为老师一定要把真实的情感和动机告诉孩子,“真实”应该是当前中国教育最能做到,也最应该做到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人求真。

  “说出有分量、有价值的真话”

  刘天逸:可是现在这社会,真人活不下去啊(笑)。

  王旭明:所以我们才要学。“真”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说的“真”,是受过教育的“真”,比方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场合,该说什么“真话”,要能做到不是把肚子里的都说出来,而是只要说出有分量、有价值的真话,这很需要学。

  刘天逸:我特别喜欢您的特立独行,您自己也曾经受到很多非议,做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您是怎么调整的?是否在乎这些非议?

  王旭明:这就要求心里素质特别好。你知道什么叫心理素质吗,死猪不怕开水烫,就是心理素质。

  另外,我还会不断寻找鼓励。比如,大概一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说中国官员对外讲话不要念稿子,希望开展一场不念稿运动。最近,新一届的中央领导人,都明确表示不念稿,说心里话,轻车简从。我想这不就是对我的肯定嘛,而且是集体鼓励我,那我就感到心理满足,这就是要找的鼓励。

  王旭明:你平时佩服什么人吗,比如你身边的人?

  刘天逸:我爸。我爸特伟大,新闻联播出现的所有人(国家领导人),经历、什么学校哪年毕业,马上就能说出来,我爸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还有他就是您所说的特别会说话的那种人,朋友特别多,不抽烟。除了有时候玩手机游戏,其他就没有不好的地方了。

  王旭明:你将来想成为你爸爸那样的人吗?

  刘天逸:再高一层,就是挣多点钱,时间宽裕点,自由多一些。身体更健康。

  王旭明:我感觉你不太像初三的学生,很健谈,很爱说话。

  刘天逸:跟您聊完,我觉得我是得改改,求真学真。我得好好学学“说话”。

  D04-D0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荟 

  D04-D05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