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1:旅游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1:旅游周刊

13个月的阳光

埃塞俄比亚旅游市场考察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几千名工匠用了30年在拉里贝拉凿出了11座岩石教堂,教堂的每个部分都与岩石融为一体,这里成为埃塞俄比亚人的圣地。图/Gettyimages
基督教是埃塞俄比亚的重要宗教。
埃塞俄比亚到处是块状田地和湖泊。庄伟凡 摄

  去埃塞俄比亚?

  饥荒、原始、饥饿贫穷、阳光猛烈、色彩绚烂……36个中国人组成的旅游考察团,在出发之前,头脑中有一个对于埃塞俄比亚的模糊印象,说是对埃塞俄比亚的印象,不如说是对非洲的不了解。

  其实,这36个中国游客中不乏旅游经验非常丰富者,国旅总社副总裁刘武雄游历过整个南美,北京国旅中东非部经理马葆菁去过肯尼亚,看过浩荡的动物大迁徙,对非洲旅游的了解一般都停顿在埃及的金字塔、南非的好望角,甚至到乞力马扎罗,再也不能往前了。

  说起埃塞俄比亚,大家都一脸茫然地向往。

  尊重。这是出发前的叮嘱,“埃塞俄比亚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水平,这一次的考察可以说是埃塞政府举全国之力邀请……”刘武雄说,“希望大家能够对旅游过程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抱理解的态度。”

  出发之前,每个人拿到了一个小本子:埃塞俄比亚考察团出行手册。出行手册中提到了不少的旅游注意事项,我对其中一项耿耿于怀:埃塞俄比亚人忌讳黄色和淡黄色……而我却为了配合“非洲屋脊”上热烈的阳光,“错误”带了3件明黄色T恤。后来,我才知道这完全是个误会:我们的导游莱希十分惊讶:“怎么可能,我们埃塞人最喜欢黄色了,我们的国旗中就有黄色……”

  十天过去,36人中国旅游团觉得,旅行才刚刚开始。我们见到了真正的贫穷,如果你在南部走进一个家庭,屋子里如果有床和桌椅,这家的环境就算不错了。我们也见到了发自内心的笑容,“中国朋友们,快来跳舞吧!”埃塞人经常发出热情的邀请。埃塞俄比亚有80多个民族,每个民族表达自己的方式都不同,但是都奔放热烈,有一种舞蹈是以肩膀为工具,每个关节处都涌动着开关的节奏。

  考察结束,36人中国旅游团围坐在一个度假村的会议室开会,每个人都说起自己的旅游感受,“之前觉得自己是不可能会来埃塞俄比亚旅游的,来了之后没想到是这样的……”从地理位置来说,埃塞俄比亚靠近索马里、苏丹,这可能会让中国游客多少有点不安定感,但是真的来了,你就知道埃塞俄比亚的社会治安非常好,到处能看到友善的笑容。

  中国旅游团的成员中,有人给自己的朋友发短信:“我觉得一下子回到了几十年前,好像又不一样,很久没有这么自然纯粹了……”度假村靠着一个湖,湖水蓝得醉人,没有任何污染,金合欢树盛开红色的花朵,巨大的老鸹在树上叫个不停,不断覆盖人们说话的声音。

  专题采写、摄影(除署名外)

  新京报记者 曹燕 详见D04-D08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