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人何寂寞(23)
奇女子的爱情,也总与世间情事无异,那些哀伤寂寞离合悲欢,亦如影随形。哪怕她看得再透,文字里的清醒渗入骨髓,也终究当局者迷。
□叶克飞(专栏作家)
别人去绍兴,总说鲁迅故居不可不去,我倒是专为蔡元培而去。
蔡元培是绍兴人,青少年时代都在这里度过,故居在著名的笔飞弄,是典型的江南宅院,与极度喧闹的鲁迅故居相比,这里倒算清静。
我一向不喜欢喧闹的故居,最好是仍做民宅使用,清静惬意,唯一隐患就是保护问题。若是弄成小小纪念馆,与旅游团绝缘,只有慕名而来的背包客,也是保护的好办法。至于搞成景点,甚至变成“一条龙”旅游项目,边上弄一排商店,卖各种劣质纪念品,那就为我不喜。我一直认为,大师名家的身后事,高悬光耀的应是作品、学术与思想,至于那些生活痕迹,应淡若无痕,越寂寞越好。
可这个国度恰恰相反,名人故居总成景点,日日喧嚣,人人知道这里住过个大人物,可说到这大人物到底干了什么,到底有何成就,却往往一知半解,至于将思想学术拿来为今所用,更是免谈——有时,不但不拿来所用,甚至背道而驰。蔡元培便是一例,岁月不减其声名,动荡无损其根基,但多年后的北大,却再也找不出一个像他这样的校长。
笔飞弄13号的蔡元培故居是蔡家祖业,为其祖父蔡嘉漠在道光年间所置。故居大体是砖木结构,共有三进,第一进坐西朝东,第二进和第三进则拐了个弯,坐北朝南。走进第一进,天井极宽阔,竟有篮球场大小。曾有人说天井大小与宅子的气象息息相关,这种说法倒也并非无稽,毕竟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长期在逼仄空间里,人不免束手束脚,可若厅堂阔大,终日见阳光,心境自然不同。
第二进如今是陈列室,第三进则是蔡元培出生和少年时居住的地方。院内都是青石路面,屋墙为青砖,开有雕花木窗棂,院墙上的砖雕颇为精细,但不少已经残破,想是多年前所毁。
站在冷清的院内,忽觉感慨。陈列室里那些赞誉、对联、摆设,真的可以说清蔡元培这一生?何况,又有几个人会来看看这故居里的陈列室?
当年,蔡元培是有用武之地的,哪怕只是昙花一现,已绚烂如斯。他入主前的北大,思想僵化,制度混乱,换过五任校长,局面难改。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发表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说,提出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后来,他又说了那段极著名的话:“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这一切,早已不再,空余盛极一时后的凋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