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经济新闻·纵深(二)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经济新闻·纵深(二)

民企需苦练内功完善形象(1)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认为,国企应对民资有开放心态,民企不能抱着捞一笔的心态做事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刘瑞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兼国民经济管理系主任。经济学博士,教授,2001年至2002年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从事有关东北亚经济政府干预经验与教训的博士后项目研究。兼任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会长。主要学术研究领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社会发展与政策,产业结构与政策。资料图片

  要增加并引导好民间投资,同时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又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共投资力度。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 ——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国企对民资仍有防范

  新京报:你怎么看过去几年在促进民间投资方面的进展和问题?

  刘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兼国民经济管理系主任):推动民间投资的政策始终在推行,中央的“非公36条”“新36条”以及最近的细则,都是一以贯之的。应该说从政策上看,对于民间投资的限制已经大规模放松。

  但过去几年,民间投资虽然有增长,但是没有大规模的启动,我认为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地方政府对于民间投资的认识。各级政府引入民间投资的领域主要是民生、军工和其他公共领域,地方政府可能认为,民间资本唯利是图的做法可能对公共利益有损害,也不能像过去对国企那样如臂使指。

  这需要两方面的认识转变。地方政府要改变过去像对国有企业那样,提这个要求提那个要求,现在要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办事;而民间投资呢,在进入一些公共领域的时候,不要想着赚大钱,一夜巨富,一些领域本来就是微利的,还要承担一定社会责任。

  因此政策虽然有了,如果两方面的认识不一致,政策就有可能被消极懈怠。

  另一方面是国有企业有传统的领域,长期经营垄断,对于民间资本进入其领域仍有防范。

  第三则是现在全社会对于民间资本进入的期待过高。民间资本虽然提供了供给、投资,但也是遵循市场原则的;民众只看民间资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你期待很高,最终达不到要求,民众的怨气也会像现在撒到国有企业头上一样,撒到民间资本头上。

  民企应做百年基业

  新京报:那对于“要增加和引导民间资本”,你认为在哪些方面可以做改进?

  刘瑞:要推动民间投资,在机制、政策、尤其是在观念上都应做出改变。

  比如国有企业要有开放的心态,对待进入其传统领域的民间资本。但这也不只是开放心态的问题,在这方面应该进行一些政策的限制,在机制上做出一些调整。

  (下转B11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