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书评周刊·社科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2:书评周刊·社科
下一篇

勘探历史的转折处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看待三大战役的》
作者:金冲及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11月
定价:32.00元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决战》以毛泽东和蒋介石为主角,并以互动的形式,将他们二人在这场最后决战中的指挥或应对表现得淋漓尽致,改变了过去一些史书只讲毛泽东是怎样指挥的,却不知蒋介石是如何应对的;只知道解放军是怎样胜利的,却不知国民党军队是如何失败的,或者也讲双方的决策和指挥但又缺乏互动的现象。而《决战》一书,深刻地、生动地、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毛泽东和蒋介石、共产党和国民党在这场决战中的成败原因。这是其他史书所不能及的,也是《决战》的最大创新点。

  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金冲及先生撰写的《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看待三大战役的》(以下简称《决战》)一书。捧书奉读,伏案沉思。

  众所周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其结果直接导致了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而作为国共两党最高统帅蒋介石、毛泽东又发挥着他人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他们是如何知道这场决定国共两党命运的大决战的,是国内外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部史学著作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权威著作,主要根据之一是其所依据的史料必须是能还原或揭示历史本来面目的。《决战》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当时历史所留下的、能够直接反映历史本身的资料,如《毛泽东军事文集》和《蒋介石日记》等,即第一手资料;一类是事后产生的各种回忆录和著述。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决战》大量引用了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馆藏的《蒋介石日记》,进一步弥补了目前台湾方面已经出版的有关国民党方面材料的不足,是目前最新的资料,更具权威性,使人读后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联系目前解放战争史研究的实际,有些人把毛泽东军事思想简化为十大军事原则,把解放战争描述为“从北到南四年胜利”,好像毛泽东早已成竹在胸,只要按毛泽东说的去做必然能够取得胜利等等,岂不是发人深省吗?金老不是研究军事史的,但在《决战》一书中他能够通过研究毛泽东的《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以及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等经典军事著作,从军事理论层面深入研究探讨毛泽东的战争指导理论或战略决战理论,并且抓住其精髓和要害进行理论概括,实属难能可贵。我作为长期研究解放战争的史学工作者,读后都感觉颇受启发。

  抗战胜利后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夺取全国胜利,蒋介石被赶到台湾,当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蒋介石错误的战争指导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决战》一书虽然主要阐述了三大战役期间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战争指导问题,但并没有就决战谈决战,而是把战略决战放在抗战胜利后的整个大背景中去考察,把全面内战爆发后的战争过程作为战略决战的背景来写,而把战略决战作为全面内战爆发后战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来深化研究。

  这样,《决战》一书所探讨的问题就不是战略决战,而是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之所以失败,共产党之所以胜利的整个军事原因。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决战》一书不仅是研究战略决战阶段历史的一部权威著作,而且也是研究整个解放战争史的一部权威著作。

  总之,金老的《决战》一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珍贵的历史资料,毛泽东与蒋介石互动的崭新视角,深入浅出地平实写法,深刻剖析了国共在战略决战中成败的军事原因,是一部研究解放战争的新力作,很值得一读。

  □温瑞茂(军事史学研究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