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放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用途;创业板公司每年增加115亿元“活钱”
新京报讯 (记者吴敏)中国证监会昨日发布文件,明确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监管。其中放宽了募集资金用途,允许闲置募集资金投资理财产品。
超募资金更“灵活”
现有的募集资金监管规定散见于多个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对募集资金使用监管严格。证监会此次对现行规定进行了梳理和完善,通过《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发布实施。
证监会称,总体上遵循“募集资金监管要求总体不变、适当放宽资金使用用途、最大限度提高现有货币市场产品效益”的原则进行完善。
这一指引要求,上市公司以自有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项目的,可以在募集资金到账6个月之后,以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
此外,上市公司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其期限从6个月延长到12个月。
超募资金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归还银行贷款方面也有所放松。此前仅允许创业板公司每年利用超募资金的20%补充流动资金、归还银行贷款,此次证监会将这一比例提高到30%,且从适用创业板扩大到适用所有上市公司。
仅考虑对创业板的影响,这一举措将使创业板公司每年可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额度增加115亿元。
仅能投保本理财产品
此次证监会的指引中,与先有监管政策相比一个重要变化体现在允许上市公司适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投资产品。
这些产品包括固定收益类的国债、银行理财产品以及其他投资产品等。但证监会要求,为保证资金安全,投资产品的发行主体应提供保本承诺,此外不得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的正常进行,不得质押等。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并不鲜见,大部分上市公司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是为了让中短期资金获得比活期利息更好的回报。今年三季报显示,有中原高速等70家上市公司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
此外,不少现金充沛的上市公司还有风险更高的委托贷款等业务。
但此前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等均限于自有闲置资金,不涉及募集资金。
■ 热点
证监会建议投资者“坚守”信念
中国证监会20日发布投资者热点问题问答,回应了股市能否投资的问题,证监会称QFII加速买入显示了海外机构对中国股市投资价值的认可,建议投资者继续坚守信念,坚持投资价值和理性投资理念。
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发布的这一问答中,证监会回应了投资者对于炒股越来越难赚钱,股市还能否投资的提问。
证监会在回应中称股市监管政策逐步落实,为未来市场打下了制度性根基,而QFII账户建仓加快,则显示出对当前股市投资价值的认可。
数据显示,今年8月以来,QFII账户的建仓速度明显加快,8月、9月、10月QFII账户对沪市股票的单月净买入额分别为今年前7个月净买入总额的3倍、9倍和10倍。针对沪深300成分股中沪市股票,10月QFII单月净买入额是今年前7个月净买入总额的40倍多。
证监会说,2012年股市下行压力较大,个股大部分呈下跌趋势。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好,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有一定的反应属于正常现象。
此前证监会也曾对市场发表过意见,但此前只聚焦于蓝筹股投资价值等方面。
不过在最新的问答中,证监会没有直接说股市是不是合适的买点。
证监会在回应投资者问题的结尾说,“真诚建议投资者继续坚守信念,坚持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理念,结合市场现状、预期及自身情况,认真研究,不因个股价格一时涨跌而恐慌,慎重作出投资决策。”
新京报记者 吴敏
■ 市场
“排查代销”重创银行股
受银监会要求各银行排查代销业务风险的影响,昨日银行股呈现普跌。其中建行下跌2.65%跌幅居首,中信银行、光大银行跌幅亦超过2%。工行跌1.47%。
银监会在12月14日发通知,要求各银行金融机构15日内完成对基层网点人员排查,特别是对客户经理和理财销售经理等一线人员的销售行为进行重点排查。通过各种方式,对照代销产品清单,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擅自推售未经批准的第三方机构产品的现象。
此前,在近期的A股反弹行情中,银行股表现抢眼。从12月3日低点到19日,整个板块涨幅一度高达17.4%。
同时,这一期间也是银行代销第三方产品风险集中被披露的阶段,多家银行代销产品先后出现兑付问题、巨亏纠纷等。
新京报记者 吴敏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