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头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1: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关村“扩军”将覆盖16区县

中关村示范区调整空间规模和布局,2020年各园区间将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协同发展、各有特点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记者蒋彦鑫 廖爱玲)中关村空间规模和布局有了调整,从现有的一区十园扩大到一区十六园,实现北京16区县每个区县都有一个“中关村园区”。

  昨日,北京市政府发布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调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的批复》实施意见,到2020年,各园区之间将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协同发展、各有特点。

  空间布局

  各园区各具特色

  此前的中关村为一区十园,面积约近233平方公里,包括海淀园、丰台园等。经过此次调整,面积将达到488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市十六个区县,实现了每个区县都有一个中关村科技园。经过调整后,北京约70%的产业用地将可以享受到中关村示范区的政策支持。

  按照实施意见,这些园区的发展将各有特点。意见提出,到2015年,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的产业特色鲜明、功能定位明确,基本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一区多园”、各具特色、重点建设“两城两带”的发展格局。

  产业要求

  重点发展8大产业

  据介绍,崭新的中关村将统筹整合人才等各方面资源,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航空航天、文化创意等8大产业,要实现示范区高端产业集群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到2015年,企业总收入超过3.5万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以上,形成一批能够推动行业重大变革的创新成果和一批对市场有影响力、有话语权的品牌企业。

  同时,到2020年,中关村示范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主要形态,以“两城两带”为重点,各分园之间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相互联动、协同发展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企业总收入要达到10万亿元,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超过2500家,收入十亿元以上企业超过500家,形成2至3个具有技术主导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据了解,针对此次中关村的空间规模和布局调整,北京将开展中关村示范区四至范围钉桩工作,启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组织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局部修改方案并报国务院批准。

  ■ 解读

  实施意见强调优化产业

  中关村管委会委员李翔表示,此次调整优化了示范区发展布局,是首都科学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示范区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中的引擎支撑作用,在促进产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中的布局引导作用,为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奠定重要基础。

  李翔表示,北京的实施意见重点强调了四个方面,一是优化产业和创新资源布局,处理好存量和增量的关系,加快重大项目落地。二是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示范区和行政区统筹协调发展,发挥中关村一区多园的创新引擎作用,提升对首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四是产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重点建设好“两城两带“,提升产业空间承载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