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京报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5:京报专栏
上一篇

南京拉贝故居 日记里的故事(下)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 故人何寂寞(26)

  搬入小粉桥1号的拉贝,此前已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早在1909年,27岁的他便来到中国工作。所以,他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美好的青年时代都在这个国家愉快度过,我的儿孙都出生在这里,我的事业在这里获得了成功,我始终得到了中国人的厚待。”

  □叶克飞(专栏作家)

  所以,他涌泉相报。1937年8月,日军开始轰炸南京,正在北戴河休假的他并未选择避难,而是日夜兼程赶回南京,在院内修了一个简陋的防空洞,供附近居民使用。11月,他建立安全区,开始庇护难民。

  如今,院子角落里也有一个防空洞,洞口被黑色木门封住,这是故居修缮时,参考《拉贝日记》中的相关记录,确定位置后加建的——故居的一切修缮,都以“还原”二字为根本。

  其实,还原也需基础,只要故居尚在,即使再残旧,修缮后也有旧时味道,若是平地重建,花再多心思也不会对味。所幸的是,拉贝故居虽湮没多年,不为人知,但仍顽强地生存到了重见天日的那一刻。

  背后的故事颇为“惊险”,据载,因为拉贝身后寂寞,事迹埋没数十年,这栋小楼自然也难得保护,1996年,当有心人走遍档案馆、房产局,查阅各种资料,最终确定它就是拉贝故居时,楼内居民告诉他们,就在几个月前,有关部门希望将小粉桥一带道路扩建,此楼被列为拆迁对象。

  然后,便是《拉贝日记》的公开,专家与媒体的呼吁,有关单位决定停止扩建工程,把拉贝故居列为文物。

  这是一场赛跑,它比许多被拆除的名人故居幸运得多。

  翻开《拉贝日记》,除了可以见到许多日军暴行外,还可看到各种感人细节:比如每次遇到日军空袭,他便敞开大门让人进防空洞避难,洞口有一张中德双语通知,规定孩子和妇女占用中间的位置,那里最安全,男人只能使用两边的座位或者站着,至于他本人,常常留在外面。

  其实,全书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样一段话——“(1938年)1月31日,中国的新年:佣人和雇员都隆重地向我拜年。难民们在院子里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我三鞠躬。这其中还有许多年轻姑娘,大家都感谢我保护了她们,救了她们。只可惜还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2月,他便离开了南京,离开了中国。乱世中的故事,本不会有什么圆满的结局,但人的善意总能构成一个同心圆,比如拉贝的善举和日后南京市民的自发捐赠,又如这小楼对难民的庇佑和数十年后躲过拆迁并重见天日……

  轮回中,自有天意。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