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京报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7:京报专栏
上一篇

青岛梁实秋故居 “顶精致的饺子”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 故人何寂寞(27)

  青岛小鱼山脚下的梁实秋故居,总是别样宁静。故居位于鱼山路33号,外表平平无奇,仍有普通市民居住。昔年,梁实秋便是在这院里发出“此(青岛)君子国也”的感叹。

  □叶克飞(专栏作家)

  1930年,杨振声出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四处延揽人才,专程赴上海邀请梁实秋和闻一多,二人前往青岛考察,发现“青岛的天气冬暖夏凉,风光旖旎,而人情尤为淳厚”,立时拍板。当年秋天,梁实秋来到青岛,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那年的他,年方27岁。

  据梁实秋回忆,“赁屋于鱼山路七号(即如今的鱼山路33号),房主王君乃铁路局职员,以其薄薪多年积蓄成此小筑”,梁实秋曾要求房东在院子里种一些树木,房东竟拉来两车树秧,种下六棵樱花,四棵苹果,两棵西府海棠,把小院挤得满满的,每逢花季,枝繁叶茂。

  故居与故居里的人似乎早已习惯了如我这般的寻访者,岁月的痕迹写在墙壁上,而院子里堆积的杂物却也带来难言的生气,一张锈迹斑斑的铁凳上,堆放着几盆色调极鲜艳的假花,上面的床单、被单随风飘动,却也俗得可爱。

  昔时,梁实秋与闻一多、方令孺等同僚也曾在这院内聚会烤肉,“从山上拾松塔盈筐,敷在炭上,松香浓郁。烤肉佐以潍县大葱,真如锦上添花,吃得皆大欢喜”,想来,院内除了肉香,烧柴的香气也同样四溢。

  当年,国立青岛大学有“酒中八仙”,梁实秋便是其一,他后来多次提及故友与这段时光,仅手头可查文字,便有《饮酒》、《酒中八仙》、《胡适先生二三事》和《忆杨今甫》等多篇。据他回忆,他们聚会的馆子,一个叫顺兴楼,一个叫厚德福,有时甚至远赴济南、南京等地。

  在众多客居作家中,梁实秋对青岛的感情最为深厚。提及对青岛的初次印象,他深情写道:“到处都是红瓦的楼房点缀在葱茏的绿树中间,而且三面临海,形势天成……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两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离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他笔下关于青岛的文章竟有数十篇之多,而他那蜚声海内外的《莎士比亚全集》译本,也是从青岛开始着手翻译的。

  晚年,女儿梁文茜从青岛带回一瓶沙子,梁实秋置于案头,视为珍品。

  梁实秋会吃,天下闻名。他也写过青岛的牛排、西施舌和乌鱼蛋,最让他难忘的却是饺子,他曾写道:“我也吃过顶精致的一顿饺子,在青岛顺兴楼宴会,最后上了一钵水饺,饺子奇小,长仅寸许,馅子却是黄鱼,韭黄,汤是清澈而浓的鸡汤,表面上还漂着少许鸡油。大家已经酒足菜饱,禁不住诱惑,还是给吃得精光,连连叫好。”

  梁实秋爱吃饺子,关于饺子的文章不胜枚举,唯有顺兴楼的这次,以“顶精致”称之。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