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旦假期,正值“二九”极寒。一方面,重视食补的老百姓们在家熬制大骨汤、鲤鱼汤来“进补”;另一方面,各种蛋白粉、复合维生素、深海鱼油等营养品的广告铺天盖地,甚至也被作为节日送礼佳品而大肆宣传……事实上,营养学家总是强调科学饮食就可以满足日常营养需求不需要补充其他营养品,我们究竟需要不需要这些营养补充剂来“补充”营养?
重视营养补充,但补充方式不得法
近日,雅培公司发起一项针对我国住院与出院人群的营养状况调查,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杭州五大城市,调查显示:88%的患者通过使用营养品来加强营养。其中52%选择蛋白质粉,51%选择维生素或矿物质类产品,27%使用西洋参类,25%使用中药类产品。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教授说,尽管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补充,但补充方式上往往不得法。“由于没有能量,单纯补的蛋白粉并不能达到真正蛋白质应该达到的效果。所以,我们摄入的许多蛋白质可以当柴火被烧掉,而没有能量保护它。单纯使用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西洋参、人参汤、鸡汤或中药等等,都容易造成能量完全失衡状态。”
营养补充剂每天食用量不超20克
“根据卫生部《关于营养素补充剂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产品,列入营养素补充剂进行管理;以膳食纤维、蛋白质或氨基酸等营养素为原料的产品,符合普通食品要求的,按普通食品进行管理;具有保健功能的,按保健食品有关规定管理。”营养师顾中一说。作为一种膳食外的现代营养补充方式,根据美国FDA、欧盟等的相关规定,顾中一认为,营养补充剂(又称膳食补充剂、饮食补充剂、营养素补充剂等)是口服的含有补充膳食成分的产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纤维素、草药制品及其他许多可以广泛利用的成分。
“营养补充剂是作为膳食之外的补充,所以一般食用量每天不超过20克,口服液每天不得超过30克;另外,我国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营养素补充剂仅仅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顾中一说,它们究竟是“食品”,还是“药品”,身份模糊。
保健品需要更严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
“我国将在2013年出台有关医用食品的管理办法,加强肠内营养补充剂等营养补充剂的管理,改善现在保健食品分类、管理混乱的问题。这份由临床营养专家来起草的医用食品国标,相对较保健食品更高标准、更细分类。”中国临床营养联盟专家委员会主席、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蔡东联教授预测说,未来的保健品可能需要更严格的安全性试验和有效性试验。另外,比如说,对于不同病种的病人,如对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等慢性病人的相关医用食品,都有严格的分类和具体说明。
(下转B03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