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2012年度好书·经济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7:2012年度好书·经济

杰里米·里夫金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人类希望所在

2013年01月10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第三次工业革命》 (中信出版社2012年5月)
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资料图片

  【这本书】

  这不是一部科幻小说

  在过去的30年里,我一直在寻求一种人类进入“后碳”时代的新模式。经过反复探索,我发现,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的通信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

  新的能源系统会加深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依赖性,促进经济交流,有利于发展更加丰富、更加包容的社会关系。而伴随而来的通信革命也成为组织和管理新能源系统的途径。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忽然明白通信和能源这种新的结合方式即将出现。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将结合起来,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强大的基础,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改变世界。比如建筑业和房地产行业可以与可再生能源公司联合,将大楼变成小型发电厂,然后通过智能型能源网络,将这些由数以百万计的建筑物生产、储存的能源传输到整个世界。

  在接受采访时,有的记者听了我的构想,惊呼这完全是一部科幻小说。但我回答不是。也许在七年多以前我还不敢说这样的话,但现在,我认为能够支持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支柱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我看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今后几十年将迅猛发展,大概在2050年达到峰值,然后在21世纪下半叶保持平稳状态。第三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标志着伟大而悠久的工业时代正进入最后一个阶段,也标志着合作时代的到来,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更多地会看重创造、互动、社会资本、参与开放共享以及加入全球网络。

  在这本书中,我展望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景,揭开这种经济模式的面纱。在21世纪中叶,人类能否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能否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希望所在。

  【这一年】

  第三次工业革命引起了广泛探讨

  这一年我主要在全球范围内奔波,参加不同国家的经济会议,推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念。亚洲的国家我去了阿布扎比、印度和韩国,或介绍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或展望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前景。

  今年4月21日,《经济学人》推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封面文章,引起了广泛探讨。我很高兴《经济学人》能将第三次工业革命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但我觉得《经济学人》所聚焦的3D打印只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非常小的一部分,要知道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仅会改变制造业,它也会让我们整个经济生活的方式在21世纪中叶发生改变。

  今年我也接受了一些中国媒体的采访,他们很关心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优势所在,我认为中国的优势在于广袤的地域和巨大的市场。

  但同时我也强调,对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美国、欧洲国家还是中国,真正的问题在于能否摆脱传统的中心化的思维方式,换之以一种分散化、扁平化、合作式的思维方式来组织商业。这是划时代的变革。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如果不转移到扁平化的思维方式上来,很难有出路。

  【这一代】

  出路,没有B计划

  我们现在正面临四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气候变化、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日益增加的债务、石油产出国的政治动荡以及居高不下的油价。如何遏制气候恶化,从废墟上拯救人类文明,我们需要一个令人信服的新的经济构想,我认为这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实际上,第三次工业革命会催生出一个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如果说传统的科学致力于将自然变成商品,新科学则希望实现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科学从自然处寻求能力,新科学则希望同自然建立一种伙伴关系。新科学将改变我们原有的自然观,自然不再是人类征服和奴役的对象,而是一个急待培育的共同体。我希望看到一种意识的变化,我们曾有过关于神话的意识、关于宗教的意识、关于意识形态的意识,而现在我觉得关于生物圈的意识应该到来了,我们应该逐步恢复在地球生物圈的生态系统中应有的地位,了解我们每个人的生态效应对其他人和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的存在都会产生影响。如此,我们便会修正我们对于生产效率的观点、重新审视我们对财富的看法、重新评估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重要性、重新评价市场和网络的经济价值、改变我们的时空观。

  我认为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建设好第三次工业革命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让我们快速进入到一个后碳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我不敢肯定我们一定能够成功,但我们没有B计划。

  编译:新京报记者 江楠

  致敬词

  人类文明史上的技术进步,往往带来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并重新塑造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考方式。但进步热潮过去之后,人们慢慢习惯以经济与物质上的进步衡量新技术的价值,杰里米·里夫金先生坚持以人的角度去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变迁,他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认为能源与信息层面的危机与改革,将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并且其最终的结果,不由资本与权力的垄断为支撑,不以国家市场与民族国家为表征,而是国家权力下个人意识的深度觉醒,是迈向全球正义与尊严的合作与分享。

  我们致敬杰里米·里夫金,他以开阔的视野,重述人类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以理想主义的热忱,重释历史,将其看做造就美德与自由的连贯过程;以超越现实的道德立场,抵御了经济学的功利化而张扬了人文主义的关怀。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