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3:2012娱乐好声音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23:2012娱乐好声音

2012娱乐好声音

2013年01月1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11月 【学员亮相】 11月8日,郭晶晶和霍启刚在香港霍家大宅注册结婚,这场所谓的“世纪婚礼”吸引了来自内地和香港的众多媒体。

  【原音重现】

  何韵诗:当社会仍然充满歧视,沉默已经不是一个选择,有件事我一直想做,但没有机会。今天,我有一个义务,好骄傲地跟大家讲:我是同志!世界可以变得更加好。

  2012年仿佛是“出柜年”,始于4月黄耀明的“我是一个gay佬”,终于11月何韵诗的如上宣言。不过期待此敢于说真话的风气渐进,可能还需等待:很多艺人仍旧习惯睁眼说瞎话,谈恋爱了要说“我们只是好朋友”,结婚多年可以喊“我还单身”。做明星、偶像,又要直面自己的性向、恋爱恐怕还不是一件“说出手就出手”的事儿。

  韩红:这高音是假声,就是骗你(董卿)这样不懂的人……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平安唱的最后一句就是热闹,千万别把热闹当门道了。

  去年的央视是有诚意有创新的,虽然追着别人喊“你幸福吗”有点狗血,虽然大晚上播放《舌尖上的中国》让人食欲大增有点“蔫坏”,虽然开放的《直通春晚》最后仍有平衡地方卫视利益的嫌疑。但《直通春晚》是由全国12大选秀类节目中的36名选手组成的三强争夺赛,本身在立项层面上就有十足的开放性。用这样的高度看,里面明星评审韩红和主持人董卿为平安唱得好坏掐架的对抗,主持人过于“春晚范”和节目气氛不搭界的尴尬,以及最后金池未能进入前三名的“黑幕质疑”,都算是瑕不掩瑜。

  冬季看片研讨会院线代表:一个幽灵,一个惯常于发号施令的幽灵,在中国电影产业的上空徘徊。它随手拿起“通知”的权杖,以为一切会像过去一样君临天下,山呼万岁,万民臣服。

  继前年张伟平携《金陵十三钗》之威,单挑八大院线要求提高片方分成比例,到去年11月14日,中影、华谊、星美、博纳、光线五大发行公司联合向院线下通知,要求票房分成比例从43%提高到45%,直至全国主流电影院线结盟对抗并发出《中国电影院线市场协商宣言》,院线和发行方的纷争日益“白热化”。从中立角度看,片方单方面发出要求的行为确实有失厚道,最后也确实以分段式分账等方式变相妥协。不过发行方和院线坐在谈判桌前谈分成,貌似谈论的是业界的分账规矩,但实质上研究如何分观众的钱,可偏偏观众却是缺位的状态。往大的方面想,这还确实挺符合中国国情,花钱那位永远是缺席的。

  《红秀》杂志:前段时间,汤唯接受某杂志访问,文中提到吃回锅肉,后来稿件被经纪人改成了香菇菜心,之后被编辑在微博上披露,至今豆瓣上还可以搜索到回锅肉的余香。

  《红秀》在去年11月爆料汤唯团队“耍大牌”“怒骂媒体”“到活动现场才推翻定好的说辞”“公关高管被经纪人当成透明”等四宗罪。此“爆料”事件的起因是汤唯不拍该杂志的封面,其实谁都看得出来他们因爱生恨的本意。想想前年吧,该媒体还到外地拍摄汤唯,并赞其“气质清新,大方、大气又不张扬,还有同龄女明星中少见的优质素养”。如今真是一个“背后插刀”和“翻脸不认人的”时代,好的时候互相依靠,坏的时候就各种你插我一刀,我插你一刀,按娱评人黄佟佟的说法,“正显示了当下急赤白脸的各种国情”。

  【导师点评】

  ●斯库里(幻想小说作家、评论人)

  一个人喜欢男人还是喜欢女人其实真无所谓,这和喜欢单眼皮或者双眼皮一样不过是个人爱好而已,爱情的程度都是一样的。真到了世界上就剩下最后一个男人(或女人)然后他(她)还是个同性恋的时候,再大声疾呼“这个绝对不可以!”也不晚。

  ●韩松落(专栏作家,影评人)

  我们可以说,汤唯的团队对“文艺”的认识太呆板,时尚杂志对明星形象的命名和分类太单一,但当我们追溯原因的时候,未免会尴尬地发现,其实我们都不文艺,粗糙了好几十年,乍然分辨文艺和不文艺,首先想到的标志物还是香菇菜心和回锅肉。

  ●图宾根木匠(影评人)

  一方是供应商,一方是渠道商,两者该拿多少钱我觉得应该交给市场去调控。在我看来,3到5年片方的话语权会加强,但长期地看,国产片将变成好莱坞那样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的状态,那个时候就仍是渠道商占优势。

  ●谭飞(影视策划人)

  《直通春晚》最牛的地方是它利用中央台的平台优势,把卫视的选秀精英都拉出来PK一次,这是非常聪明和讨巧的做法。这三强也很符合我的想象,毕竟中央台的属性决定了它会很圆滑地处理各方关系。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