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施暴还拒不道歉,救助站哪来的权力

2013年01月1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救助站面对的绝大多数是需要帮助的弱者,而非潜藏的危险分子,何必对被救助者处处提防?

  记者卧底长沙救助站自曝遭围殴后,引发关注。事后,受伤记者被诊断为轻度脑震荡,左脚软组织挫伤。救助站回应称,肢体接触属“临时约束性措施”,并现场公布受伤记者电话。而据民政部门证实,另一名流浪者在救助站曾被捆两个多小时。

  长沙救助站对暗访记者施暴,却拒不道歉,不仅公布私人电话,置他人隐私于不顾,还拿出“临时约束性措施”做挡箭牌,实在令人愕然。把人双手死死束缚,摁在地上,所谓“临时约束性措施”明显是对他人身体的侵犯,救助站何来这种强制权力?

  长沙救助站解释,“工作人员发现其裤口袋非常鼓囊,怀疑藏有刀具或其他违禁物品”。不过,一支小小录音笔装在口袋里,情状有那么夸张?退一步说,即便有被救助者口袋鼓囊,救助站也无权把人摁倒在地,在没有明显的人身威胁下,仅凭自己的猜测,就断定他人有危险性,用暴力手段将其控制。这早超出了正当防卫的范畴。

  “临时约束性措施”的行事思维,令人骇然。这种逻辑之下,不禁让人担心,有没有更多被救助者,成为暴力的受害者?在长沙救助站的思维里,似乎看不到敬畏他人自由和身体的意识,看不到权利、尊严等字眼,有的只是居高临下的管理者心态。一个救助站作为服务机构,怎能将受救助者当成可疑的犯罪者?

  得承认,救助站面对的人群复杂,可能确有暴力威胁的人藏身被救助人群当中,对于这一问题,当有严谨的甄别程序,由专业人员参与,而不是让救助站人员恣意而为,更不能容忍在其过程中,有非法妨害他人自由和侵犯他人身体的行为。救助站面对的,绝大多数是需要帮助的弱者,而非潜藏的危险分子,所以,对于每一个被救助者,都应展现善意,而不是处处提防。

  长沙救助站施暴事件,并非偶然。2003年收容遣送废除后,救助制度新立,由于过程比较仓促,加之此前毫无经验,所以救助制度的设计,做得并不周密。例如救助站的工作规范不够严格,公民权利保障空有口号,而缺乏机制支撑,救助站的运作也很不透明,一个救助站日常如何对待受救助者,公众无从知晓和监督。一些救助站私底下胆大妄为,底气正在于此。

  记者卧底救助站遭施暴,老人被捆两个多小时,这种事情绝不能不了了之,长沙救助站不认错,长沙民政部门,有责任介入调查,给公众一个说法。与此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当看到,救助站救助的是弱势人群,他们多没有维权意识和能力,所以,加强救助程序的规范,让救助站透明运作,接受外界的监督,才能确保救助服务不变形走样,实现救助制度的服务初衷。

  □韩涵(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