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新闻·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新闻·特别报道

演员于是之人生谢幕(1)

曾与病魔抗争20年,据亲属意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北京人艺将办追思会

2013年01月21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2012年纪录片《人民的艺术》摄制组去探望病重的于是之。 视频截图
于是之被曹禺誉为“撑持这瑰宝(《茶馆》)的平民艺术家。”

  新京报讯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第一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原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是之,于2013年1月20日17时19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6岁。截至记者昨晚发稿,北京人艺表示将根据家属意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丧事也将一切从简。

  前天家里已有准备

  多年卧病在床的于是之,一直以来都在协和医院接受治疗。1992年,他曾表示查出“轻度偏瘫”,结果病情越来越重,直到后来失去意识,多年躺在协和医院。昨日记者从人艺演员队长杨立新处了解到,由于近些天天气不好,加重了于是之的病情,最终导致器官衰竭,因此从前天开始家里已有准备。据人艺宣传处处长孙丹介绍,也许是早已有了精神准备,如今家属情绪还算平稳。

  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作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和曹禺、焦菊隐等艺术家一样,对于北京人艺乃至中国话剧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于是之的去世,也引起了很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昨日梁冠华、宋丹丹等曾受过于是之教诲的演员们,在微博上发表了哀思,林兆华、濮存昕、顾威等人艺的老导演和演员们听到消息都很悲痛。不过对于外界的反应,于老的家人却显得平静很多,不但要求丧事一切从简,还表示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家中也不设灵堂。

  人艺将办追思会

  昨日截至记者截稿前,北京人艺已成立治丧委员会,人艺宣传处处长孙丹告诉记者,不设遗体告别仪式也是家属遵循于是之生前的意愿,此外,于是之还希望自己的生平简介里不要出现“大师”的字眼,包括他的代表作《龙须沟》也不要写“深入人心”,因为在他看来这只是让他崭露头角的作品。人艺副院长濮存昕告诉记者,虽然家属不举行追悼会,但他们正在商议为于是之举行追思会事宜,以此形式向这位建院元老和人民的演员表示悼念和敬意。

  ■ 艺术一生

  无需“大师”名号,甘做平民演员

  1992年7月16日,焦菊隐导演版《茶馆》在北京首都剧场谢幕。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一个瘦弱的身影在舞台中央向全场每个角落的观众深躬到底,并颤巍巍哽咽道:“谢谢观众的宽容!”这个人就是王利发的扮演者、时年65岁的于是之。当时他被查出偏瘫,说话已经有点口齿不清了,意识到自己状态欠佳,所以向观众真诚致敬。

  从生病到去世,于是之与病魔整整抗争了20年,20年间,多少演员被捧为大师,又有多少演员活跃在舞台上,可是提起于是之,圈中人无不敬仰有之。曹禺曾言:“《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于是之是撑持这瑰宝的平民艺术家。”在这位平民艺术家的工作名片上,绝少那些精心的修饰用语,比如像“一级”、“著名”、“院长”、“享受津贴”等等之类,却只有普普通通的五个大字:“演员于是之”。

  被唤“大师”,两夜睡不安稳

  2007年2月18日,大年初一上午九时,戏剧评论家童道明给于是之家打电话,无人接听,下午三时再电,仍无音讯,童道明顿时心情沉重。每年大年初三,他都如约去于家拜年,于是之近年身体状况让他挂念。电话铃声此时响起,于是之夫人李曼宜说,除夕夜老于发高烧,初一早上住进了医院。两日后,童道明去了医院,于是之的体温已恢复正常。“这一关算是闯过来了。”大家如释重负。

  戏演不成了,于是之还艰难地坚持着写字,直到写出来的字连自己都认不得。“他是不甘心呀!”李曼宜说。

  童道明与于是之相识几十年,在他家里显要位置,悬挂着于是之赠他的一幅斗大的“牛”字,每日见字如见老友。童道明珍藏着一张照片,那是1992年于是之最后一次演完《茶馆》卸妆后俩人的合影,童道明回忆说,当时于老已经十分劳累,剧院用车送他回家,散场很久,仍有许多观众在剧场外等候,剧院为照顾他的身体,并没让司机停车。每次说起这件事,于是之都会谴责自己,觉得失礼于观众。

  于是之谦虚的做事态度与其成长经历很有关系。人艺的老艺术家苏民、蓝天野回忆起来都很感慨:于是之生在一个贫民家庭,从小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他有一个声名显赫的舅舅——大名鼎鼎的演员、导演石挥,当时也有人认为于是之的戏路极像“石派”,但他总认为自己是胡同四合院里的一个平民,甚至在听到记者叫自己“大师”时,两夜睡不安稳。到了晚年,每逢有人请于是之看剧本、提意见,他一定要看两遍才用铅笔写上自己的看法。他总说:“人家写东西,花了那么大的心血,那么不易。你看了一遍,就认为自己能给别人提意见吗?”

  童道明曾经问于是之:“表演艺术家、演员,你中意哪一个?”他说:“演员。”

  (下转C03版)

  人物年表

  1927年

  出生于唐山,后迁至北京,曾在北平孔德小学读书,毕业于北师附小。初中就读于北平师大附中,毕业后因家贫辍学。

  1942年

  参加北平青年组织的业余戏剧活动。

  1945年秋

  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不久失学加入祖国剧团,参与《蜕变》《以身作则》等剧的演出。

  1947年

  进入北平艺术馆,参加《上海屋檐下》《大团圆》等剧的演出。

  1949年2月

  参加华北人民文工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前身)。

  1951年

  他在话剧《龙须沟》中饰演程疯子,使该角色深入人心。

  同年,在歌剧《长征》中饰演毛泽东,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饰演毛泽东的演员。

  1958年

  他在话剧《茶馆》中塑造的茶馆掌柜王立发的艺术形象,更是奠定了他话剧表演艺术家的地位。

  1985年

  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1988年

  当选为北京市戏剧家协会主席。

  1989年

  荣获中国话剧金狮奖“演员荣誉奖”。

  1992年

  被查出偏瘫。

  1996年

  参演最后一部话剧《冰糖葫芦》,从此退出舞台。

  2007年

  获“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荣誉称号。

  2009年

  荣获首届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

  2013年1月20日

  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

  人家写东西,花了那么大的心血,那么不易。你看了一遍,就认为自己能给别人提意见吗?

  C02-C0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天蓝 陈然

  C02-C05版图片(除署名外)/北京人艺 提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