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姐被曝4个户口】
@张泉灵(主播):他们要多地多名多重户口来干什么?1、隐匿财产。将来无论是财产公示还是经济纠纷甚至离婚都可把钱藏起来。2、可以享受户籍所在地公共服务,特别是京沪广这样大城市的户口。比如孩子入学,应对限购。3、可以办护照。万一真实身份犯事儿,他(她)摇身一变,走啦!还能干什么?大家想想。
@东莞律师胡奇根(律师):底层百姓为自己小孩上一个户口,可以说是手续重重、困难多多,而我们的陕西“房姐”龚爱爱一人居然可以同时拥有4个户口,我要再送她一个外号——“户口姐”。对于“户口姐”的诞生,经办的公安部门难逃其责。
@李成刚(媒体人):一个“房姐”暴露出一系列黑:耗费巨资的国家人口普查怎么查的?北京户口怎么落的?也是派出所输入疏忽?那么多房产怎么处理?如果是光明正大的收入,傻子才弄好几个户口买房;事件爆出后立即有人帮其擦屁股,看来是人上有人;真正的富豪都不在胡润百富榜。
【其他】
@覃爱玲(记者):中国的公共事件,仍以“跟人”和“站队”为主。很难有人愿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复杂的事件本身,更不用说那些需系统社科理论作为基础的分析。大佬一招手,队列马上成型,既有应和了自身立场的内心快感,又加上一种生活在正确群体中的安全感。
@芮必峰(教授):那条批评安徽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用手机玩游戏的委员的微博,语气平和,充满善意,照片也只是背影,完全属于建设性的批评。据说拍照片的是一所大学的实习记者,我觉得这位同学做得对,分寸把握得也很好。
@路一鸣(主持人):讨论问题,双方观点可以不一致,但问题总该是同一个问题。比如,关于春运票价,年年争,年年吵。可你仔细看看双方的争论内容就会发现,一方说的是怎么让所有想坐火车的人都能买上票;一方说的是,在不可能保证所有人都买上票的情况下,怎么调节供需矛盾。前提虚假,所有的论证都是瞎掰。
本栏目主持:李慧翔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