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生育高峰等因素影响,小学入学人数将突破18万,中小幼扩建遇“师资紧缺”现象
|
新京报讯 (记者杜丁)随着北京小学入学人数以每年数万幅度增长,2014年,北京将出现一次小学入学最高峰。为了应对此高峰,北京幼儿园、中小学纷纷改扩建校园、班级。昨天,北京市部分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表示,师资成为扩建中出现的最大瓶颈。
资格年龄阻师资引进?
由于受生育高峰等因素影响,未来几年北京小学生数量将会出现明显增长。2014年,北京将出现一次小学入学最高峰,届时小学入学人数将突破18万(目前这个数据在11万左右)。为应对入学高峰,从2011年起,北京市教委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入巨额资金扩建幼儿园所。这个计划开始的时间恰与4年前金猪宝宝扎堆出生的时间对应。2012年,北京市教委又制定并发布《中小学三年行动计划》。
据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校长陈爱玉介绍,为了缓解入学难,学校、幼儿园都在扩大办学规模,而扩大办学就必须引进优秀师资。陈爱玉认为,目前一些非师范类的综合性大学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能给学校带来一些活力,“但很多这样的人才因为没有教师资格证而进不了学校。”另外,她认为,目前教师职称比例不足、外地调京从教的年龄限制都影响了学校引进优秀教师人才。“这几年开始规定,一级教师到了35岁就不能进京,高级教师到了45岁不能进京。”
幼儿园也面临师资紧缺
幼儿园也表示师资不够,据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书记、园长李建丽介绍,现在幼教教师非常紧缺,包括中专毕业的老师都很抢手。由于近几年改扩建幼儿园、扩班招生,教师的需求更加显现,而另一方面,师资培养有一定的年限,造成了北京各类应届毕业生的数量满足不了园所建设的发展。
李建丽表示,该园每年基本要引进10名左右教师,但按照目前的编制和教师比,该园还缺20多个幼教老师。
■ 回应
北京市教工委 供需没问题 结构有问题
对师资紧缺问题,北京市教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政府督导室主任线联平表示,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总量是供需一致的,但结构不太合理。
线联平说,2011年,北京市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时,市教委对于学前教育师资的需求进行了预测和调研,当时预测的幼教师资缺口为1万名,但经过几年发展,现在缺口已没有这么多了。他表示,要解决幼教师资补充问题,一是要靠现有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机构,适度扩大规模;二是再增加一些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学校。
线联平表示,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总量是供需一致的,但结构不太合理,“比如说,郊区音体美教师比较缺乏,高水平外语教师比较缺乏。”线联平说,城区的一些中小学,特别是名声大的学校是供大于求,在城乡接合部和远郊区县往往是需求大供应少,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特点,现在矛盾的焦点是郊区的教师不足。
■ 分析
北京教育学院院长
边远山区、农村缺教师
北京教育学院院长李方认为,北京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有3万人以上,每年北京市补充中小学教师3000人左右,从总数上是不缺教师的,但存在结构上的缺编。
他表示,从编制上,首都教师的编制基本上饱和了,结构性缺编体现在农村、边远山区的学校;从学段看,由于入学高峰马上来临,小学教师呈现出紧缺。另外,在学科上也出现教师紧缺,“计算机教师、英语教师还是紧缺,另外,艺术类教师和优秀的教师也比较紧缺。”
李方表示,近几年虽然看起来报考教师热,但由于一些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学生职业准入准备不足,造成了淘汰率比较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