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手记
这几天,一直在参与政协会议报道,忙里偷闲,写了9条微博,关于会议的花絮,现在发出来,就一起冠名为“两会微博”。
@六撮:已经是第三次“上政协会”,会前对一些委员的提案进行了摸底,心里有底了,就没那么慌张了。“新会风”在会前炒得很热,一到政协委员驻地,我就找有关“新会风”的素材。确实有变化,没有横幅没有充气拱门。委员报到第一天,我在电梯里听到一位商界委员正打电话订包间,中午准备自费招待老朋友在驻地周边的一家酒店聚聚。
@六撮:政协开幕了,开幕会议举行的地点在北五环北京会议中心。虽然离委员驻地不算远,但几百名委员集中出行必然是一个大动作。提前一天,委员们就收到通知,尽量统一乘坐大巴车。“新会风”的宣传说委员出行不用警车开道,不封路,今天大批记者就等着看。
@六撮:果然没有警车带道,开幕大会结束后,23辆大巴车浩浩荡荡从北京会议中心返回委员驻地。沿路有记者拍照,没看到警车在车队前带道,没看到交警封闭路口。
@六撮:下午的小组会上,委员们对张兰退出朝阳区政协的事件讨论很激烈。小组召集人的发言甚至都不自觉地抬高了声调,她认为没有严格的退出机制会给区县政协工作带来非常大的被动,希望其他委员支持,她将建议写成提案。但这个动议没有得到很多人支持,另外一个委员说“这些都有规定,但是在内部掌握,你写不写还是考虑一下。”
@六撮:小组会上的有些讨论无法形成文字展现在报纸上。但我看到了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能力和民主监督的能力,我看到这个组的委员没有瞌睡的。
@六撮:有“脸盲症”的记者,不适合当政协会议记者。今天上午的讨论会让我深深感受到,不认识委员多可怕。人家说观点正在热烈的时候,我不得不凑过去偷偷瞄委员的胸部(注:别多想,委员出席证一般都别在前胸)。另外,给严重近视的同行们提醒,实在看不清胸牌就凑过去问吧。
@六撮:新会风真的刮进政协会食堂了。菜品确实减少了,也都改成了吃自助餐。委员们说这样挺好。不知道是不是照顾年长的委员,几乎每次吃饭都有豆腐,但做法有变化。比如我遇到过红烧豆腐、小葱拌豆腐。
@六撮:下午的小组会开始前,每组的召集人都给大家讲讲“上面的新精神”。舌尖上的浪费也要贯彻到政协会议上。第四组的召集人说,平时大家都难见上一面,以前有的委员在会议休息之余会招呼老朋友在周围酒店吃吃聚一下,今年有要求,大家尽量就在食堂吃饭吧。
@六撮:小组的召集人果然是干过“经济”的。他在跟小组其他委员们宣布节约从舌尖上开始的时候说,“我觉得,全不下饭馆了也不好,影响了酒店的收入,在座的老总、企业家们花自己钱请客没问题,还能拉动消费,但不能用公款啊。”大家一阵笑声。
□郭超(新京报时政新闻部记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