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舆论场
邹振东 厦门卫视总监
致敬,慈善,体验……以及心照不宣的名声大振,这些都是收获的菜单,没有人会把收获的目标放在真正的食物上。
2012岁末的两部电影《1942》、《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都触及了人在极限状态的吃饭主题。某种意义上说,吃饭,是人类最大的政治、最要命的民生和最基础的人权。当然,吃饭,也是最具指标意义的舆论。
吃饭舆论的指标性表现:如果一个舆论事件有许多要素,只要其中一个要素属于吃饭,那么,吃饭就最容易成为这个事件的符号。
近日,山东德州商人陈雷以45万元拍下任志强的3小时,引发网络围观。其实这不过是中国版的“与巴菲特共进午餐”。自2000年起,“股神”巴菲特每年拍卖一次与他共享午餐的机会,把拍卖收入捐给美国慈善机构格莱德基金会,用于帮助旧金山地区穷人和无家可归者。每一年,巴菲特到底与谁共餐,是媒体乐此不疲的报道热点。
即便是2012年巴菲特的午餐拍出345.6789万美元天价,但相比巴菲特的巨额财富,它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小尾数。从巴菲特一年要会面的客人来看,比竞得午餐者在知名度和重要性都大得多的VIP多了去;从巴菲特一年要处理的商业活动来看,300来万美元也不过是小菜一碟;从全球一年的慈善总额来看,午餐的募款更是九牛一毛,但为什么巴菲特、慈善、午餐三个要素加在一起,就能吸引全世界的眼球呢?
在巴菲特、慈善、吃饭三个要素中,吃饭是属于具有催化剂作用的关键要素。名人效应,慈善正能量,如果不靠“吃饭”这么一画龙点睛,照样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45万对于任志强数过的钱,300多万对于巴菲特经手的账,的确不值一提,可是对于一餐饭的价钱,确实有足够的反差制造强烈的冲击力。而媒体,喜欢这样的冲击力;舆论更喜欢这样的茶余饭后。
问题是这么昂贵的一餐,到底值不值?
在北京,一家四口吃过任志强的火锅之后,陈雷表示:“有的人用45万元买一辆车,有人用这笔钱买一个好的包,我则用这笔钱进行了一次思想的碰撞,并最终被任志强用来做慈善事业,我觉得很有意义。”陈雷甚至调侃说,他觉得自己赚了22.5万元。
在纽约,十年下来,巴菲特的午餐价格行情看涨,供不应求。几乎所有拍下巴菲特午餐的人,都觉得不虚此行。
2006年度竞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段永平表示,他读过巴菲特的书,获益良多,参与这一拍卖,更多是为了向心中的投资偶像表达敬意,当然他也不忘问巴菲特一个实质性问题:“如果您有大量闲置资金,却没有合适的投资目标,您会怎么办?”因为他当时正手握巨资却找不到投资标的。2007年,美国对冲基金经理莫尼斯·帕波莱和同伴盖伊·斯皮尔一起,以65.01万美元的价格,拍得了与巴菲特的一次午餐机会,席间巴菲特所说“投资人需要有内在的价值标准,而不是跟风判断”,让帕波莱感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而2008年,将午餐行情从6位数推到7位数的赵丹阳,更是觉得收获满满:“这一经历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巴菲特的建议会惠及一生”。
致敬,慈善,体验……以及心照不宣的名声大振,这些都是收获的菜单,没有人会把收获的目标放在真正的食物上,巴菲特午餐选择的这家纽约知名牛排馆每道菜也不过在30-50美元之间,真正的吃饭其实成了最不重要的标的物,令我好奇的是:为什么被列为最不重要的吃饭选项,偏偏成了这个舆论事件的符号呢?
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可以反向予以求证,如果我们换一个说法,类似竞拍向巴菲特致敬一次,竞拍向巴菲特咨询三小时,竞拍替巴菲特捐款慈善……可以达到竞拍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轰动效果吗?
吃饭本来是人类的生存需要,却化身为舆论的包装外套,舆论的世界令人千奇百怪,也让人莫名其妙。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妙!(17)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