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书评周刊·艺术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3:书评周刊·艺术
下一篇

重建一座花园,重现一种希望

2013年02月0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建福宫:在紫禁城重建一座花园》
作者:潘鬘(英)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年11月
定价:99.00元
1922年拍摄的延春阁照片。

  □书评人 严杰夫

  北京奥运前,中央电视台新址、国家大剧院一时成为全国最受瞩目的两幢建筑,各大媒体不吝版面地对两大建筑引来的争议大量报道。然而,却很少有人关注到,几乎同时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工程正在故宫的院墙内悄然进行。这就是建福宫花园的复建。

  说到建福宫花园,熟悉近代史的朋友都不会陌生。这座建于1742年的皇室花园,在清帝退位12年后惨遭焚毁。根据资料,1923年6月26日午夜,大火从建福宫敬胜斋开始燃起,随后蔓延至中正殿,最后花园内十四幢建筑物,被烧掉十二幢半,而受殃及的中正殿建筑群也被焚毁九幢半。这座曾被乾隆用来为母守制、修身养性的皇家花园就这样毁于一旦,与花园一同被烧尽的还有数量可观的皇家珍宝。大火的起因早已是近代史上的一大谜团,只有溥仪断定这场大火是拜太监所赐。当他在晚年撰写《我的前半生》而再度回忆起这场大火时,依然对那些贪得无厌的太监咬牙切齿。现在来看,起火的真正原因已不重要,在许多历史学家的眼中,这场大火同“火烧圆明园”一起,是这个国家在近代衰败的象征。所以,敏锐的贝纳托·贝托鲁奇在《末代皇帝》中,才会用这场大火来隐喻末代皇朝那种帝国斜阳似的悲壮。

  在此后的80年里,一片废墟的建福宫花园就一直静卧在故宫西北角。直到上世纪末,恒隆主席陈启宗走进这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这座花园才迎来重生的曙光。从1997年修复工程开工,到2005年建福宫花园修复完工,再到2012年中正殿区的复建竣工,15年的时光用来重现一座皇家园林值不值得?15年里,这项工程又经历了哪些故事和曲折?而在复建后的花园里,跨越了两百多年的传统与现代又如何成功地对接?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也为了让更多人能知晓这项工程,作家潘鬘撰写了这本《建福宫:在紫禁城重建一座花园》。

  潘鬘在书中所做的工作并不是“答记者问”,而是通过记录重建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来让读者自己找到答案。同普通的古建修复不同,重建一座古典园林的关键在于还原这座园林的气质。这就是作者在第二章中专门叙述“乾隆造园”的缘由。作为一个对汉族文化极度推崇又对皇权极度迷恋的矛盾体,乾隆多次在恢弘的皇家园林中引入细腻的江南元素。所以,我们在昆明湖或许能看到西湖山色,而在圆明园的山水间则恍惚能闻到江南烟雨。同样,在曾经的建福宫里,江南园林的精巧委婉也被用来补充和衬托气势撼人的皇家宫殿。漏透的太湖石堆砌出的假山间,点到为止的流水曲觞中,我们读到的是同时作为文人和皇帝的乾隆,内心所怀有的一种霸道却纠结的气质。

  还原这样一种气质,当然就对营造的各项细节提出了极高要求,尤其如何兼顾好传统与当下更是极为关键。这样来看,建福宫花园重建的成功之处,正是将传统工艺和现代管理妥帖地融为一体。对于传统工艺,建福宫花园在复建中给予了最大的保留和利用:从史料中梳理出的花园原貌成为施工的蓝图,石作则尽可能地利用废墟中遗存的基址和石料,还有依照《营造法式》来展开的木作、参考《园冶》而设计的景观,再加上精巧的瓦作、细致精美的油漆彩画,最终保证了建筑细节上的精确;而香港中国文保基金会带来的现代的项目管理制度,则是保证这种细节精确的最大保障,这种现代的制度得以落实在工程规划、材料采购、施工执行等各个环节上,帮助整个项目克服了国内古建修复惯常带有的粗糙毛病,最终让整座花园从建筑到景观再到气质有了“精准还原”的可能。

  所以,建福宫花园的复建可以说是树立了文物修复的一个典范,它充分展示了古典气质在现代工程中是如何得以完美重现的。而更重要的是,它还让我们看到那些即将消逝的传统,在纷扰的当下有了重生的希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