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旁边评论
近几年春节,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争议一直都在。今年,因为近来连续的雾霾,让这一话题的争议时段提前。
新京报的调查显示,82.1%的受访者支持政府将“禁放烟花”写入应急预案,雾霾天强制执行,只有12%的受访者反对。
不过,涉及全体公众的决策,不能只依据多数意见,少数人的意见和想法也必须被纳入视野。支持禁放烟花的理由很简单:健康第一。反对者的理由呢?从此次调查来看,是比较分散的。有人认为应尊重传统习俗;有人认为烟花只是空气污染的一个因素,且不严重;还有人认为放烟花是公民自由,不能随意剥夺。
传统习俗是禁放反对者最常用的理由。但传统是不是就不容变通呢?比如,若担心过节“听不到响声”会没气氛,是否可以燃放电子烟花?事实上,对空气污染危害最严重的一些大型烟花,并不属于传统文化,可说是一种异化了的炫富和攀比的象征。禁放大型烟花,并不与“传统”冲突。禁放或限放令可以为孩子放的小花炮留下空间。
有人说烟花只是空气污染的一个因素,不要拿烟花当“替罪羊”。事实当然如此,但没人会认为禁了烟花就万事大吉了,人们讨论的本身就是应急之策。我们应看到,一旦烟花污染物与原本的雾霾天气叠加,将造成恐怖的后果,比如像有的医生提醒的那样,会“引起喉部不适,引发鼻炎、咳嗽加剧等症状”。
任何个人自由都要以不损害他人为前提。如果只看到放烟花的自由,却看不到自己及他人将遭受的健康威胁,这种自由还是绝对的吗?你可以情愿呼吸更差的空气也要放烟花,或者觉得闻两天“爆竹味”不会有什么后果,甚至是一种享受,但不能任意制造污染危害他人。
民俗也好、自由也罢,的确是需要尊重,但当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时,或许就需要加以限制了。我想,已到了不是讨论要不要禁放,而是讨论如何禁放或限放的时候了。
□西坡(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