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经济新闻·理财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经济新闻·理财
上一篇  下一篇

产品导向时代的残影

2013年02月04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在物资匮乏时代出现过粮票、肉票等各种票证;但物资供应充裕后,这样的票证很快消失了。

  2013年证监会将不再审批基金产品。在产品发行的管制消失后,再讨论发行数量就像如今讨论富豪家中有多少粮票。

  在2001年开放式基金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发行产品一直是最主要的模式。2005年时,一家基金公司发一只产品,很快会吸引全市场的目光,这个时间段上,产品是匮乏的。

  因此在2006年之后的牛市中,出现过有基金公司因为发行产品太少,耽误了公司成长的情况。在严格的审核之下,基金发行产品,也不能很好地和市况配合。这期间投资者需求一度很大,2007年出现过单个产品首募吸引资金超千亿的情况。

  目前基金产品已超过1200只,投资者不觉得缺少基金,而是缺乏选择的能力。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单靠新发基金数量已经越来越难成为推动规模和利润增长的手段。

  但相应的,需求导向正在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去年出现的短期理财基金,首先在规模上迅速获得认可。辛辛苦苦发七八只基金,不如别人主打一只产品的情况,在2012年的市场上并不罕见。

  在基金公司涉足无限制的特定资产管理领域之后,产品形式也变得越来越次要,按需定制成为更具活力的方式。如某基金公司旗下子公司开始募集资金投向国内某大型B2B网站的商户小额融资,投向房地产等。

  在这种格局下,基金产品可以借鉴的形式更多,产品数量和设计本身的重要性也在降低。且未来私募、券商、保险等也将涉足公募领域,产品数量将成为一个更虚幻的指标,是否贴近市场需求才更重要。□吴敏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