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文化新闻·人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7:文化新闻·人物

从《悟空传》到《西游日记》,再到《西游降魔篇》,奇幻代表作家讲述他的“西游”之路

今何在:我要写我们当代的西游

2013年02月07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今何在
原名曾雨,1977年生,199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曾出版小说《悟空传》、《若星汉天空》、《九州·羽传说》系列、电影小说《天下无双》等。现任《九州幻想》杂志主编。

  三天后,周星驰电影《西游降魔篇》上映,同期,今何在与周星驰合作的同名电影改编小说上市。

  自2001年首次出版《悟空传》,到《西游日记》,再到《西游降魔篇》,已历经十二年。今何在早已因《九州幻想》成名。作为奇幻代表作家,他心中一直有只不死心的猴子,随阅历渐长不断变化,由叛逆少年至自嘲中年。激烈平复,心中生出慈悲和宽容。也迫使他一遍遍回头去审视那条九九八十一难的西游路,把一路的神仙鬼兽,都看出世间悲欢,人性况味。

  这好比因《大话西游》引发时代解构风潮的星爷,18年后借怀旧之风归来,再论西游。虽然他们相差了15岁,但总有相似之处——西游故事中寄存着他们的人生路。

  今何在说,西游是写不完的。我要写我们当代的西游。

  西游故事

  西游是写不完的人生路

  新京报:四大名著里,你最喜欢《西游记》吗?从《悟空传》、《西游日记》到《西游降魔篇》,为什么如此执著地写西游,写这只猴子?

  今何在:四大名著各有其价值,我认为西游说的是道路与追求,三国说的是世事与沧桑,水浒说的是热血与悲凉,红楼说的是情爱与绝望,最后他们说的都是他们对人生的评述。所以,我是在借古典题材说我所看到的人生,这显然和几百年前不一样。并不是我执著地要写西游,是因为西游本身就写不完,每个人每个时期的生活与想法都不同,写出的西游也不可能一样。

  新京报:你心目中的这只猴子是不是很没有安全感,虽然它的外表一直在斗战胜,要克服,要打倒。它是另一个你吗?

  今何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西游,都有一只猴子,我的这只其实还是挺有安全感的,只不过它想做的事太多总不甘心平凡,所以自然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太小太沉闷太拘束。

  新京报: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也是星爷的特色,《大话西游》对你当年的影响有多大?

  今何在:高中时看到《大话西游》,只是觉得好玩,也许因为并没有经历感情。后来大学毕业再看就明白了更多。那时大话在网上最流行,我们上网说话都引用它的句子。它给我最大的影响是让我明白了,如果只是死板地“忠于原著”,反而是不理解西游的真正内涵,因为西游就是人生路,所以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一个现代人不该去照搬古人。你要忠于的是当代和我们自己,所以当然要写我们这个时代的西游,于是我才写出了《悟空传》。

  电影 

  周星驰就像一个大小孩

  新京报:你如何评价这部刚上映的同名电影?作为改编小说,和电影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今何在:如果,你想过年时看一部开心热闹有爱,特技效果也不错的电影,那它很适合。我理解的小说不是照搬电影对白,肯定要有再创作。小说应该更重于表现感情,深化人物形象,而视觉享受则可以交给电影去达成。看电影时我还担心和我的西游差距很大,但看完我很高兴星爷有许多想法和我是一样的。比如唐僧不是一个软弱废柴,而是懂大爱的人,每个妖魔都有自己伤心的过去等,甚至包括猪八戒都可以很帅。小说和电影的不同是扩充了很多电影里没讲到的东西,比如里面角色们的身世,五百年前的恩怨情仇等等,也加了很多感情戏。另外电影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都是魔,很凶恶,在小说中我给他们增加了更多人的一面。

  新京报:周星驰是个什么样的人?据说他生活里很严肃沉默。他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在哪里?

  今何在:一开始我也以为他生活中严肃沉默,后来发现他就像一个大小孩,和你不熟时有点拘谨。可能因为他电影中形象太闹,所以现实中才显得安静,但如果他生活中和电影中一样,大家可能会把他送进疯人院。他还是很有幽默感的人。我话也不多,所以能理解他,话不多是因为不想说废话。他在媒体前的表现,正说明他是一个不太喜欢说场面套话交际逢迎的人。他会认真听你说话,一边听一边思考,他是真的在乎而不是装礼貌。如果他不想听,根本不会装客套和你聊。

  新书

  爱和救赎让故事变得更平和

  新京报:为什么说《西游降魔篇》圆了你少年时的梦想?相比前两部,这部你更想说什么?

  今何在:意思是我少年时一直看周星驰的电影,非常喜欢他的电影。这次可以和他合作,算是圆了一个梦想。《悟空传》更多是青年人的冲撞与愤怒,《西游日记》里有中年人的自嘲与执念。而《西游降魔篇》则是我的人生理念与周星驰的人生理念的一次偶遇也是一次碰撞,结果我发现了一个我之前也不曾看到过的新的世界。

  新京报:《悟空传》里缩减了人和神的距离,而在《西游降魔篇》里,你淡化了人和魔的分别。从《悟空传》里的颠覆,反传统和不妥协,到《西游降魔篇》里的宽容、理解,最终将一切归于因果。这些变化是如何产生的?

  今何在:一方面是自我的成熟,一方面这本是合作的作品,所以,星爷的故事本来就有的那种爱与救赎,也使我的故事变得更平静温和,他故事中的唐僧是容忍与宽容的,一点不会暴力,对一切恶都想用爱与歌声去包容化解。他比我年长得多,经历的也更多,所以他的平静也能化解我的狂躁。西游其实是前生后世互为因果,唐僧是孙悟空的师父,但是同时他也是因为遇上孙悟空,在魔性人性与佛性的挣扎中才完成了自己对佛法的彻悟,成为了真的大师。

  时代

  有价值的东西需要时光检验

  新京报:《悟空传》同名话剧最近也在巡演,它的人物设定和情节,和你的《悟空传》更接近还是和《大话西游》更接近?

  今何在:你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影子,但你分不清它更像哪个,因为这不是什么父母小孩的关系,这是一个独立的全新的故事,里面的人物和情节与《悟空传》《大话西游》都完全不同。非要去比较只会让自己更迷惑,不如忘记之前的,让心中本来无一物去接受新的东西。

  新京报:《悟空传》从BBS时代开始风靡,这个时代比以前浮躁得多,为什么人们还喜欢今何在的猴子,还怀念周星驰的《大话西游》,这是一种怀旧吗?

  今何在:这个时代的确很难让人无功利静心写文章,因为一切都是以金钱来衡量价值,利益成了唯一标准。所以很难再出现那些自然率性真诚的文章了。并不是这个时代没有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是当它放在你眼前,你却因为找不到它的标价而弃之一旁。所以需要时光去检验。人们怀念过去,其实是怀念他自己当初还没陷入世故庸俗时的纯真美好时光。

  ■ 段子

  2011年冬天,在北京三里屯,今何在见到了周星驰。

  周星驰一见到今何在就说:“啊,我看过你的《悟空传》,仰慕你很久了。”

  这不是一个冷笑话,看着《大话西游》度过青春期的今何在忍住了狂喜。以作家之身,和电影导演合作,今何在的起点足够高——之前是王家卫和刘镇伟,这一次他的合作对象是周星驰。

  采写 新京报记者 刘雅婧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