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8:特别报道

300张老照片 见证龙潭庙会三十载

去年底开始向市民征集,邀请游客回味庙会变迁;庙会结束后可继续免费欣赏

2013年02月1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昨日,龙潭庙会上,85岁的张老先生在看第一届龙潭庙会的黑白老照片。当年只有几千人来逛,而去年来龙潭庙会游玩的已达140万人次。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昨日,厂甸庙会,北京市文物公司总经理温桂华,正免费为市民鉴定古玩。当天,六位专家为超过140名藏家鉴定收藏品。
新京报实习生 王飞 摄

  新京报讯 “从第一届庙会到现在的30届,给我的感觉就是由以前的单一、单调变成现在的多种多样,而且是越来越好。”

  昨日上午,在众多观看龙潭庙会30届老照片展览的游客中,85岁的张先生道出了上述感慨。

  今年是龙潭庙会的第三十届,为了让游客了解庙会的前前后后,组委会从去年年底就开始面向社会征集庙会老照片,并得到广大市民的踊跃参与。

  从众多照片中,组委会精选近300张照片于庙会期间,在龙潭湖公园中心岛文化长廊设立了“龙潭庙会30届”老张片展览,以时间为轴点,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展现龙潭庙会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

  据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除了展出征集到的优秀老照片,组委会也拿出留存多年的照片资料,邀请游客一起回味龙潭庙会的变迁。

  老照片上显示,第一届龙潭庙会是1984年举办,当时的游园人数只有几千人,而去年的29届龙潭庙会,游园人数已升至140万人次。

  从展览的老照片上可以看出,从第一届至第十一届,照片均是黑白颜色,从第十二届开始,照片的颜色才是彩色,庙会内容也开始丰富起来。

  据悉,组委会为方便游客参观,庙会结束后,老照片展还会保留一段时间,让更多的游客有机会领略京味大年氛围。

  ■ 故事

  黑白老照片勾起游客记忆

  昨日上午9时刚过,庙会上的游客就开始多了起来,据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昨日共接待游客15.7万余人次。凡是经过老照片展区的游客,均停下脚步,一边欣赏老照片一边感慨岁月的变迁。

  刘大爷是龙潭庙会的忠实“粉丝”,昨天他专程赶到龙潭庙会看老照片展览。

  “快看这张,那时我们家孩子还很小,当年看完这个节目非闹着要我给他买个心形鼓,转眼间孩子都当爸爸了。”刘大爷指着第十二届龙潭庙会“七音心鼓”节目的照片说,“我几乎每年都会来逛龙潭庙会,以前是领着儿子来,现在是抱着孙子来。”

  85岁的张大爷也是起了个大早到龙潭庙会看老图片展。“最初的庙会内容很单一,也很单调,不像现在庙会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好看。”张大爷说,“以前也没什么高科技啊,到庙会就是图个热闹,但现在不一样了,庙会都用上高科技的东西了,图的是新奇,而且越办越好,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口味。”

  ■ 现场

  专家坐堂鉴宝 废纸变“真金”

  厂甸庙会连续四年推出免费鉴宝,6名专家一天鉴宝数百件

  新京报讯 自初一开幕以来,厂甸庙会会客人数持续攀升,截至昨日,已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昨日,厂甸庙会公益鉴宝大会开始,更是吸引不少藏家,有人7点钟就来排队,等候鉴宝专家给自己的宝贝“把脉”。

  藏家提前2小时排队

  上午8点刚过,10余名收藏爱好者已等候在琉璃厂中国书店东门外,而市民冀先生更是从7点就赶到门口排队守候。

  “去年来的人多,来晚了就排不上队。”喜欢收藏的冀先生说,他退休后常用退休金买一些藏品,有时也用藏品跟藏友交换。他一早排队是为了鉴定一个印章和一幅字画。

  同样早早等候的还有杨先生,他还带了自己的女儿和女婿前来观看鉴宝,三人都拿了藏品,希望专家给看看真假。

  上午9点30分,鉴宝大会在中国书店三楼开始,包括北京市文物公司总经理温桂华、古籍善本专家彭震尧、北京市文物公司党总支书记勾惠贤等名家在内的鉴宝专家在现场一字坐开,抱着各类藏品的藏家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按照不同类别到鉴定台前请专家鉴宝。

  昔日废纸变名家真迹

  藏家们带来了包括书画、铜器、珠宝、玉器、古籍、拓片、瓷器等各式各样的藏品,甚至一人带了数个品种的藏品,专家们也运用“望、闻、问、切”的鉴宝方式,仔细为藏家宝贝真假“把脉”。

  张大爷夫妇带来了自己家里堆积的一堆“废纸”。

  “这是我小时候学画画时,别人送给我的,文革的时候,很多画都被抄了,这些都是剩下的,我们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就拿来请专家看看。”张大爷拿出一张落款被撕掉的画说。

  “除了没有落款的那张画,其他的都有收藏价值。”负责书画鉴定的专家王春福表示,张大爷夫妇带来的画都有收藏价值,有的一张甚至可以卖到数万元,记者粗略估计了一下,专家给张大爷带来的近十张画估计合计竟多达10万元。

  当日,6名来自琉璃厂区域的鉴宝专家,为超过140名民间藏家免费鉴定收藏的宝贝。这也是厂甸庙会连续4年,为藏家提供免费鉴宝服务。

  ■ 忆老庙会

  儿时逛庙会最爱锅底白薯

  新京报讯 家住海淀区稻香园小区,72岁的朱大中老人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小时候居住在前门外的鸾庆胡同,每逢春节,赶庙会是他最大的乐趣。朱大中说,解放前后,还是孩童的他经常去厂甸、土地庙(现宣武医院)赶庙会,感觉特热闹。

  朱大中介绍,那时的庙会有不少平民商业文化可圈可点——论娱乐杂耍,戏曲、曲艺、杂技、气功、武术、戏法等,样样俱全;论美食,卖药糖的、卖锅底白薯的、大串的冰糖葫芦,卤煮小肠、豆汁、炸焦圈,让人回味;论玩具,几分钱一个的小鸡啄米玩具,手工小蜻蜓,小老鼠,风筝空竹,琉璃喇叭,风车等等,应有尽有;论手工艺品,捏泥人、面人,糖画,吹糖人等等,以及一些书法,玉器等等,琳琅满目。

  朱先生回忆,庙会上的锅底白薯是平民百姓最喜爱的食品之一。锅底白薯选用的都是白薯拉秧后,遗留地中的小块白薯,因此价格便宜。但经过锅底白薯老汤煮制,白薯汤会像蜜一样黏稠,且多含糖分。小贩要用麻筋(就是劈开的麻绳)拴在笔状木棍上,形成毛笔状的刷子,用此刷子蘸汤刷在白薯上。

  现如今,朱老爷子认为当下的庙会商业味儿越来越浓厚,民间艺人的技艺成了稀缺品。“现在的庙会,不如说是商场搬家,从室内搬到室外,少了赶老庙会的味儿。”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玉学 何光 申志民 魏铭言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