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文化新闻·动态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7:文化新闻·动态
下一篇

世界顶尖科幻杂志首次刊发中国专辑

《科幻研究》组稿人称如此规模的西方译介在未来十年也许都不会再有

2013年02月19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见习记者江楠)世界最高科幻理论杂志《科幻研究》出版中国专辑。在刚刚出版的春季杂志中,《科幻研究》发表了吴岩、宋明炜、刘慈欣、飞氘、韩松等十位作者的文章,向西方全面介绍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负责组稿的吴言说,此次中国专辑的出版对中国科幻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如此规模的西方译介在未来十年也许都不会再有。

  十篇文章介绍中国科幻文学发展

  《科幻研究》(Science Fiction Studies)1973年由R.D. Mullen创办,德宝(DePauw)大学出版,是科幻行业中最高的理论杂志。“西方科幻中里程碑似的人物,比如苏恩文、杰姆逊当时都是在这本杂志上发表自己的作品”,据吴岩介绍,此次刊发的中国专辑共有10篇,均为首发,其中包括1篇他自己写的序言,7篇研究文章和2篇作家专题。研究文章分四个方面介绍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包括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各不同时期,如晚晴、民国、新中国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情况、中国科幻在外国的译介情况研究、中国当代科幻作家研究和中国科幻电影研究等。2篇作家专题则由刘慈欣和韩松撰写,前者介绍了自己创作《三体》的一些想法,后者则重点描绘了国内年轻科幻作者的发展情况。

  此次组稿,吴岩花了将近三年时间。十篇文章的作者有华人也西方人,有研究者也有作者。“晚清的科幻,像《月球殖民地》的研究就是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博士那檀蔼孙写的,再比如丽萨是研究中国哲学和古希腊哲学,她对老舍很感兴趣,研究的是《猫城记》。”

  中国科幻追求独立、自由

  在吴岩看来,此次在《科幻研究》上刊发中国专辑,跟之前《译丛》杂志上宋明炜主编的作品专号,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意义巨大,这会让世界了解中国科幻文学自身的发展和特点。“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专号给世界一些新的信息。我在序言中就说,中国科幻有自己的想法,它希望从过去的文化中获得自由,从全球化的压迫下获得独立,而西方科幻没有我们这样强烈的感受。”

  此次中国专辑中,飞氘的文章着眼于韩松科幻创作的综合性分析和阐释,飞氘认为中国专辑的刊发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很多作品想要获得世界科幻群体的关注,英文的翻译和介绍是第一步。我这次介绍韩松,韩松的作品可能就会被英语世界的读者和理论研究者更好地关注。”

  【中国科幻文学的关键词】

  ●寂寞 2010年,科学史学者江晓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最好的科幻作家还未被公众熟知。

  他认为,科幻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科学,将科幻视为科普的一部分。

  第二重境界是文学,让科幻小说得以厕身于文学之林。

  第三重境界是哲学,是对未来社会中科学技术的无限发展和应用进行深刻思考,是专属于科幻小说的独特使命。

  江晓原认为中国最好的三位科幻作家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在这三个境界中都有所有突破,可惜未被公众熟知。

  ●惊艳 2012年,刘宇昆凭借小说《手中纸,心中爱》获得“雨果科幻奖”最佳短篇故事奖。

  “雨果奖”有科幻界诺贝尔奖之称,刘宇昆的获奖,也被人认为是中国科幻写作走向世界的表征。

  ●热望 2013年,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将被改编成电影,将于2013年夏季正式启动。

  消息传出后,引起业内外极大关注。

  其实,刘慈欣推出《三体》后,好评如潮,被业内称为国内科幻文学的里程碑式作品。小说将被改编成电影版的消息也在最近两年间不断传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