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局发布2012年市场主体发展情况,结构趋于优化,12年来北京企业数量首超个体户
新京报讯 (记者廖爱玲)北京市工商局首个《红盾播报》昨天公布了北京市场主体发展报告,在京个体户去年退出超过14万户,主要涉及小餐馆、小食杂店、小百货等低端业态,这使得时隔12年后北京企业数量首次超过个体户。
市工商局登记注册处处长况旭介绍,去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调控影响持续释放,北京市场主体发展放缓,不过也出现一些积极现象,其中“市场主体结构趋于优化,自2000年以来,时隔12年后企业数量于2012年首次超过个体户”。
按照市工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市场主体存量146.44万户,其中企业76.78万户,同比增长8.01%;而个体工商户则有69.11万户,同比下降9.39%,企业占比重升至52.63%。去年一年,个体户退出超14万户,绝对数量下降近10%。
事实上,我国个体户在改革开放后才逐渐呈快速发展态势,1978年全国仅有14万个体户,2000年起全国工商对“死户”进行清理,导致实有个体户数量连续5年下降,至2004年才回升,此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截至目前,全国实有个体工商户约4060万户,从业人数8000万,资金总额约2万亿元,90%集中在第三产业。
■ 释义
个体户
个体工商户是指有经营能力并依照《个体工商户条例》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无注册资金,多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从事经营,通过零售商品和提供服务获得收入。
释疑1
个体户为何大量退出?
在京个体户一年退出14万余户,是退出数量最多的一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况旭解释,“主要是为适应北京中心城区的发展要求,对经营业态进行了提升”,通过严格准入审查程序,根据暂住证的期限来核定营业执照的有效期,严把个体验照关口、引导个体户自愿申请转型升级为企业等多项措施,个体工商户增速减缓,退出市场速度加快,市场主体结构才更加优化。
释疑2
哪些个体户选择退出?
据介绍,退出的个体户中,一部分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直接主动进行了“个转企”,身份从“个体小老板”变成了“企业老总”,寻求更大发展。而由于个体户相对企业来说流动性、不稳定性更大,有的不适应城市发展已离开北京很长时间,名存实亡成了“死户”,就自动进行了注销,或因未年检验照等情况而被吊销执照。这些退出的个体户集中在第三产业,主要是小餐馆、小百货、小食杂店等低端业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