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核心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0:核心报道

生态移民 城镇化助力贵州扶贫(1)

计划1600亿元扶贫;搬迁资金各级政府压力较大;后期关键在解决移民就业问题

2013年02月2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黄道乡白屋场村村民梁先银的父母。付完8.8万元购房款,梁先银已没有余款应对父母突发疾病等费用。新京报记者 朱柳笛 摄

  因地质灾害陷入贫困,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马鞍村曾尝试多个“扶贫”政策未果,最终选择“扶贫生态移民”。期间,一些村民因经济困难,无法搬迁,未能从扶贫工程受益。在建设中,因地方匹配资金压力大,住房补贴款大多由农民垫付,搬迁资金成为移民过程中的瓶颈。

  贵州省2012年5月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计划在9年内,用1600亿元,将贵州省200万贫困人口搬迁到城镇地区,通过城镇化消减贫困。

  对于如何保障移民未来的生活,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办主任认为,关键还是解决就业机会。

  65岁的村支书向功斌有两个家。

  一个是贫困的“老家”,位于马鞍村,地处贵州与重庆交界处,交通闭塞,2012年才修通进村道路。

  另一个是作为移民,刚搬迁的“新家”,位于松桃县迓驾镇友谊街,与重庆市秀水县一桥之隔,繁华集镇。

  在这个处处可见“减贫脱帽”标语的松桃县,近年来,当地开始尝试将像向功斌一样的贫困人口迁出大山,落脚迓驾镇移民村。

  向功斌所在的松桃苗族自治县,属于中国扶贫重点县之一,数据显示,目前松桃县贫困人口仍有25万左右,贫困人口发生率为38.2%。

  2012年5月,贵州省实行“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将搬迁范围扩大,试图用9年时间,将省内三大集中连片贫困区、居住深山区、石山区的200万贫困人口搬迁到城镇地区,彻底告别贫困。

  因灾返贫的村庄

  马鞍村灾后土地锐减,人均耕地不足两分,种地仅能维持温饱

  距松桃县城40公里的马鞍村,至今未通车。从国道抵达山脚,翻过一座山头,才能到向功斌的家。

  村里300多户人家散布沟谷,几行木制房屋交错排列,屋后是结冰的水田。

  1991年,马鞍村所在的松桃县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后,近10年,国际援助项目、农业部扶贫项目等资金向松桃重点倾斜,每年投资均在1亿元以上,投入各个村落的道路建设、产业扶贫等。

  1994年,在国家“八七攻坚扶贫计划”中,马鞍村被列为贫困村。向功斌说,不过与周围7个村寨比,还被认为是“生活最好”的地方。

  然而,1999年,一场特大山体滑坡改变了马鞍村。

  村支书向功斌说,马鞍村900亩的土地被淹400亩,4个寨子两个彻底被毁,一半房屋被埋进泥土,一并消失的还有原本稀缺的农田。

  灾后,马鞍村土地锐减,人均耕地不足两分,种地仅能维持温饱。处处是陡坡,连扎帐篷的平地都很难找。

  时任迓驾镇党委书记的刘仁美注意到,灾后,马鞍村更多村民选择到邻近的重庆,花四五千元买二手木房,拉到马鞍村拼一住所。有人因钱不够,木房子的背面立不起来,搬来救灾帐篷,搭起一面简易墙壁,一住10多年。

  迓驾镇副镇长孙华辉说,灾后的马鞍村变成迓驾镇最穷的村庄,陷入贫困。这些年,尽管很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但在镇里仍处于中下游水平。

  “救急,但救不了穷”

  龙再兴分析说,项目引进后,对村民缺乏培训,技术跟不上,最后产业扶贫只能打水漂

  灾后很长一段时间,“扶贫”成为马鞍村的主题。

  自滑坡灾害后,马鞍村获得更多扶贫支持。“但凡能想到的扶贫政策,都往马鞍村上靠。”时任松桃县扶贫办主任龙再兴说。

  马鞍村村民曾一度在退耕还林上享有“特权”。只要村民到滑坡后的山地上开垦,迓驾镇便将坡地算作耕地,按每亩一年219元的退耕还林补偿标准发放。

  同时还进行产业扶贫。当时,在畜牧局工作的龙再兴(后任松桃县委宣传部长,现在松桃县生态移民扶贫办工作)曾和同事赶着100头良种猪进村,分给村民。“当时想一家养一头,覆盖全村,虽不能脱贫,至少可以改善生活。”龙再兴说。

  不过,因技术匮乏,对当地环境不适应,规模化养猪的目标不了了之。

  此后,当地还曾大规模种植李子树。2001年冬,松桃县通过筹措资金,购买1万株李子树苗,无偿送给马鞍村村民,让村民生产自救,保持水土,农业局无偿提供磷肥给山坡打底。

  李子丰收时,向功斌一家曾采摘6000多斤李子,每天到周边不同集市卖,赚了5000元,在当时,这几乎是当地村民两年的年均收入。

  不过,马鞍村的好光景只持续了一两年,后来,李子树的果子变小,产量降低。龙再兴分析说,当时试图进行产业扶贫,项目引进后,对村民缺乏培训,技术跟不上,最后扶贫只能打水漂。

  2006年开始推行农村低保政策,考虑到马鞍村的情况,马鞍村享有低保人数比其他村庄要多。“也没有别的办法,救急,但救不了穷。”迓驾镇副镇长孙华辉说。

  搬或不搬?

  当地官员称,在铜仁也有家庭因经济原因,无法落脚城镇,未能从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中受益

  2006年,一个消息考验着向功斌,也考验着马鞍村的村民。

  当年,松桃县为马鞍村确定28个“灾害安置”移民指标,在迓驾镇中心位置要建10多栋移民楼。马鞍村村民支付3.9万元,可获一套由当地政府统建的80平米房子和30平米门面。

  当时,向功斌已到山上建新房子,主体基本完工,拉来装修材料准备装修,这让他很为难,“搬还是不搬?”

  “村民心里肯定不愿意。刚搬到山上,又得搬出山里?”身为村支书的向功斌只能硬着头皮挨家做工作。

  村民们说:“没了这点土地,吃水吃菜,哪一样不得花钱?不去。”那段时间,村民见他来劝说,都绕道离开。

  无奈,向功斌先做表率,从银行贷了4万元,头一个报名搬到镇里。经过4个月劝说,28户移民的最后一家终于搬家,向功斌长舒一口气。从2008年正式搬迁,到2011年结束,搬迁三年,28户才落脚城镇,新村的名字叫“友谊街”。

  搬迁后,借着三省交界、流动人口多的优势,第一批28户移民安置户在镇上做起木材加工、餐饮、零售等生意,“友谊街”渐渐热闹起来。

  如今,向功斌每年收3000元房租,妻子还有一个公益性岗位,在镇里做清洁工,每月收入700元。

  因之前的示范效应,到2011年,第二批“异地搬迁”启动时,村民开始主动报名,共有32个名额,缴纳5万元,可获得80平米住房和30平米门面。

  不过,当地还有一部分村民,因经济条件无法搬迁。

  迓驾镇马鞍村村民向德凤在村里最穷。“不是我不想搬,是没钱搬不了。”今年65岁的向德凤说。铜仁市扶贫生态移民办一官员称,在铜仁不少山区,有因经济原因,无法迁出大山,落脚城镇,未能从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中直接受益。

  (下转A11版)

  □新京报记者 朱柳笛 实习生 叶宇婷 贵州铜仁、贵阳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