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4:人才周刊·才议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4:人才周刊·才议

“上进心”,没必要每人都有

2013年02月2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rubylulu,新浪先锋博主

  最近数年来的每年寒暑假,都会在各式各样的情况下接到邀约,让我对学弟学妹进行思想上的轰炸和精神上的疏导,轻则详述学习方法,重则讲讲不得不成功的价值观。不过,在沟通过数十个孩子之后,我对于大多数父母的强迫式教育有了较为强烈的不认同感。

  大多数的父母都习惯于说,隔壁的妹妹学习进步了,你要赶快超过她了;大伯的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你现在二本都还危险,自己看着办吧;三姨的女儿很乖,大学成绩很好,你大学也不可以谈恋爱;你爸的哥们儿子进了烟草,你找个民企别人听都没听过,我们怎么和人家说;楼上的老李嫁女儿,男方给了一套大房子,你现在有什么打算……

  大多数的儿女,都习惯于听从和屈服,舆论太可怕,我们真的无力反抗,所以所有人的人生都大相径庭,对其他人的评价标准,又重复一致。

  在国外的时候,看到了许多自由自在的生命,他们奋力工作,奋力去玩,做任何事都尽情尽兴。并不是完全要认可他们的价值观,可是它给了你一个角度去思考,是否真的要为自己的人生如此设限。

  以前同办公室的津巴布韦女生,不喜欢自己的国家,只身来到伦敦生活,发现自己未婚夫曾不忠诚,迅速了结感情找了一个小五岁的实习生男友开始新生活。

  室友的同事,双胞胎孩子的单亲妈妈,孩子白天放日托晚上自己照顾,坚持不与前夫复婚,原因是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愿意再照顾第三个孩子。

  室友的朋友,一个接近50岁的阿姨,为女儿找到了一个食杂店收银员的工作而激动不已,拍手叫好。这些人的生活,你能理解吗?这些人的快乐,你能明白吗?这些人的选择机会,你会给自己吗?

  回到孩子的教育上,对每个交谈过的孩子,我都会说,去远一点的地方念书吧,尽量看看更大的世界。看得越多,也许就越知道该如何选择,如何前进。越多思考,也就越知道哪个部分的自己是无法改变的,你必须尊重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让这个自我,做最合适的事情。

  小孩A,是一个温和的小姑娘,她说话声音很可爱,大家很容易喜欢她,她会写文章,文字柔韧有力量。她没有很强的上进心,成绩不是很好,妈妈一直很焦虑。上了大学,妈妈又要她考研。在我心里,如果她多看书,坚持写作,以后去报社做个小记者或者编辑,安安静静地生活就很好。上进心这种东西,没道理要求每个人都有。

  小孩B,是一个涂很多发胶的小男生,他总是斜着眼睛看人,对沟通很抵触。他以前是个小混混,刚转行念书,还处于很自我的阶段,爸爸也是要求考名牌大学。在我心里,对他引导去学点技术活,以后做做销售,发挥一点小混混的潜质,也会有一片天地。名牌大学,不是每个人的目标。

  小孩C,是一个安静的小女孩,弹得一手美妙的钢琴,成绩很好。家长希望她更加开朗,为人热络一些。在我心里,她就会慢慢成长成一个有诗书气质的小美女,在大学校园里弹弹琴,念念书,她会成为男生眼里的风景,即使不善言辞,并不妨碍她内心有一颗闪闪的太阳。善于交际,并不是必须的性格特质。

  小孩D,是一个我素未谋面的小孩。父母拼事业太忙,孩子成绩不好,他妈妈要了我的QQ号,非要小孩和我聊天。我某天一上线,小孩问我,你就是我妈说的那个成绩很好的人是吗?你要和我说什么?我当下对小孩的妈妈充满无语,你自己十多年没有好好引导,难道指望我一个陌生人改变小孩内心的不安和反感吗?健康的心态,是只有父母的耐心和体谅才能慢慢培养的。

  请尊重每一个个体对自己生活的选择,请相信并不是大家眼里的好才是好,请看清自己内心是否困扰是否迷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内心的富足和快乐,绝非世俗的引导,而是自己的选择。

  ■ 征稿启事

  新京报人才公社“才议”版,将围绕教育领域及职场人士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在约请教育及职场专家写稿的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发表不同观点和声音。稿件刊登即付稿费。

  投稿邮箱:xjbstudy@163.com

  互动微博:新浪微博·新京报教育周刊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