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8:星期五周刊·娱乐月选2电影·外语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8:星期五周刊·娱乐月选2电影·外语

借CIA之口为好莱坞授勋

2013年03月0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为了接近传奇特工门德斯的角色,本·阿弗莱克在片中蓄起长发以及参差不齐的胡子。
《霍比特人:意外之旅》
《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

  本月最佳

  《逃离德黑兰》Argo

  导演:本·阿弗莱克 主演:本·阿弗莱克/约翰·古德曼

  所有的历史都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自《逃离德黑兰》摘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以来,各方都对片中的背景和细节提出了质疑。伊朗人当然不甘被美国人所丑化,那些狂热的革命者,不再是《一次别离》中令人同情的普通民众。可是西方观众宁愿相信影片,这既是多年媒体宣传的效果,也是近期美伊关系紧张的折射。在大学里主修中东问题的本·阿弗莱克,其实并不比观众更了解伊朗,但他肯定了解好莱坞,了解被所谓“民意”和政治正确所左右的,特容易陷入自我陶醉的奥斯卡。

  “最后一分钟”的营救桥段,于结尾处被再度搬用,警车追飞机的场面既紧张又刺激,实在是一部好莱坞大片再合适不过的高潮。历史的真相则平淡顺利的多,革命军没有怀疑护照即刻放行,因为这六个人质从来就不是“大人物”。他们的逃走,对于伊朗人来说只是个面子问题,唯有加拿大人才是真正的白求恩。既然是要虚构一部电影,那就干脆按好莱坞套路来做全,充分突出情节的戏剧性、人物的重要性,调足观众的情感。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的诱因、美国CIA扮演的肮脏角色,这些复杂的政治背景被弱化成穿插的纪录片段,传奇特工门德斯和他异想天开的解救方案,因为那个特殊的时代而成为可能。

  比起伊朗场景的刻板和脸谱化,影片里的好莱坞才是活灵活现的浮世绘。制片、化妆师、工会、演员……阿弗莱克再熟悉不过这些人的嘴脸,他们的虚伪和算计反而能够“为国出力”,阿金和古德曼都有机会塑造成民族英雄,不存在的科幻片《Argo》成就了这出荒诞剧,这本身就具有戏剧性和讽刺意味。借CIA之口为好莱坞授勋,同时也为美国失败的中东政策擦屁股,在伊朗核问题死扣难解的今天,《逃离德黑兰》非常适时地调侃了繁华与困顿,一如《日落大道》《艺术家》,奥斯卡再次用大奖让电影人心怀舒坦:原来咱这行还挺有用。

  无从染指最佳导演提名,也没能斩获任何表演奖,最佳影片的小金人不如说是授予原型人物和七八十年代的好莱坞。当然,男星出身的阿弗莱克已经完成得很好,张弛有度的剧情,虚虚实实的幽默和悬念,融入“星战”式的影迷怀旧……正是这种浪漫色彩冲淡了政治的残酷。《逃离德黑兰》即便算不上伟大的作品,其诞生和加冕之路,同样是这个时代最贴切的标签。

  ■ 水准推荐

  《霍比特人:意外之旅》

  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

  导演:彼得·杰克逊 主演:伊恩·麦克莱恩/马丁·弗瑞曼

  彼得·杰克逊的中土世界,在十年后依然让人魂牵梦绕,《霍比特人》再现了史诗般的壮美,3D和48帧预示着电影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在甘道夫的带领下,比尔博和矮人勇士的武艺算不上精湛,造型上远没有人族和精灵鲜明。比起弗罗多,马丁·弗瑞曼的比尔博成熟有趣,他对咕噜姆的怜悯显示出立体的人格;英勇的矮人王子索林身上,依稀有些阿拉贡的影子,却又失了鲁莽和固执。多亏了精灵族的援助,总算让这群草莽之士沾上了点仙气,精灵女王凯特·布兰切特、雨果·维文,还有尚未堕落的一身白袍的克里斯托弗·李,这些老戏骨的出场挽救了主角们。景致依然美如天堂,无论是矮人途经的森林,还是精灵族居住的山谷,在3D效果的航拍大全景中,让人有投入其间的向往。

  只要熬过了矮人餐会的厄长,后面的战斗各个惊心动魄,尤其是巨石人对决和半兽人坑道战,彼得·杰克逊控制宏伟复杂场面和特效的功力让人叹为观止。单线程的场景切换和信息交代,总体来说略显老套,所谓悬念也有些套路化:正义方总是在处于下风时,依靠援兵反败为胜。咕噜姆和魔戒的现身连接起正传与前传,如需了解这个繁杂奇妙的世界,还得补习托尔金,才能嚼出其中爱恨三昧。

  《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

  导演:汤姆·霍珀

  主演:休·杰克曼/罗素·克劳/安妮·海瑟薇/阿曼达·塞弗里德

  纵然是在百老汇和伦敦上演二十多年的经典音乐剧,同样改编自维克多·雨果的原著小说,可在法国人眼里,《悲惨世界》的地位远远比不上《巴黎圣母院》。汤姆·霍伯的电影版在英美收获了阵阵好评,却在原著的祖国法国遭遇骂名,“一出平庸厄长的MV”。

  角色是这出悲剧的灵魂,或许因为让·迦本敦实宽厚的形象太深入人心,相比之下休·杰克曼反倒像是个桀骜的贵族。海瑟薇版的芳汀对她本人而言的确是一种突破,可这种自毁形象的“嚎叫”,有时还不如萨曼莎·巴克兹的艾潘妮来得悲怨情深。关于原著场景的取舍,影片试图冲破舞台剧的掣肘,使用了大量的特写,更加突出了杰克曼始终在“唱”,而不是在“演”冉·阿让。镜头的灵活运动,使得场景切换跳出了舞台的局限,尤其在下半段,手持摄影增加了纪实性,同时又要调度人物,保持精心设计的构图,这让整部影片在油画般的宏大和临场感中来回切换。

  欣赏音乐剧毕竟需要适应过程,一旦演员开口唱,就免不了脱离叙事的“出戏感”,所幸“I dreamed a dream”等耳熟能详的曲目,保证了全片在音乐风格上的统一。现场演唱录音的方式是霍伯的一次大胆尝试,敦促了演员投入感情,也暴露了他们的演唱功力。对原剧唱段了如指掌的粉丝,免不了对克劳饰演的沙威口诛笔伐,其实这种苛责还是取决于艺术类别。这不是对小说的直接改编,也并非简单地照搬舞台,救赎的教堂,别离的花园,战斗的街头,冉·阿让与珂赛特伟大的父女之爱,电影语言下的情感世界才该是真正的看点。本版撰文/董铭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