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新京报讯 (记者刘珍妮)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到来之际,新京报十大感动社区人物正式揭晓。10名榜样人物从43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当选“十大”。
候选人平均年龄低于往年
去年8月,新京报启动以“发现公民榜样”为主题的第六届感动社区人物评选活动,43人被社区、市民推荐成为候选人。经过公众投票和评审团打分选出十大人物。
相比往年,本届评选活动的候选人在基数上明显扩大,由以往的20人增至43人,这些候选人几乎覆盖北京城。
其中,有公务员,也有靠自己打拼的个体户;有退休老人,也有像让座盲人吴兴友这样的学生;还有收集废旧电池的王自新这样的专职公益人。
据计算,今年候选人的平均年龄为41岁,比往年有所降低。专家评审团认为,这表明更多年轻人开始关注社会公益。
人物事迹诠释雷锋精神
3月5日是全国学习雷锋日,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爱岗敬业等品德成为雷锋精神的内涵。本届专家评审团认为,感动社区十大人物的事迹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
此次当选人物中,有用一己之力创办公益赠书图书馆的徐大伟,有以“天下无贼”为己任的反扒民警张惠领,有收留流浪汉的庄尊忠……
“爱脚下的土地,爱他人,帮助人,默默坚守岗位,这些精神都是雷锋精神的核心价值。”专家评审团认为,本届感动社区十大人物的事迹从不同侧面对雷锋精神进行了诠释。为进一步展示这些榜样的事迹,新京报随后将推出系列报道。
感动社区人物评选活动是当下社会中推动、宣扬雷锋精神的一种好形式,它让普通人知道,在这个时代,身边依然有乐善好施的活雷锋。新时代发扬雷锋精神,最重要的是结合每个人自身的实际去行善举,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贫病弱者,时间在变迁,但受助对象的变化不会太大,而行善者的身份已呈现多样化趋势。在感动社区人物的候选人中,有的是出租车司机,有的是警察,有的是打工者,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尽己所能去帮助别人,这就是雷锋精神在当下每个人生活中的体现。无论是个人还是公益组织,踏踏实实做有益于他人与社会的事,不求功利、回报与褒奖,而是真诚地在乎善举对于内心的满足,才能真正发扬雷锋精神,克服形式化。 ——北京大学志愿服务与福利研究中心主任丁元竹(感动社区人物评选评委之一)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