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9:书评周刊·艺术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9:书评周刊·艺术

让绘画进入历史

2013年03月0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本书作者石守谦,1951年生,艺术史研究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所长,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院长等职。他是台湾新艺术史研究的开创者,以文化史的角度研究绘画取得了很多的成就,著有《风格与世变》等书。
《簪花仕女图》历来被认为是8世纪末仕女画名家周昉所作,但本书认为这幅画不合文献所载周昉人物造型特点,最终将这幅画定为周昉仕女画传统在9世纪的新发展。
《中国古代绘画名品》
作者:石守谦 等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年11月 定价:52.00元

  古代绘画作品为当下提供了认识历史的视觉途径。然而,单靠个人欣赏所得之“感觉”实无助于对它们的真实理解;若让绘画作品成为文化史的物证,须依赖精审的画史研究方能实现。为此,“让绘画通过绘画史进入历史”,成为当代中国绘画史学者确立的高远目标。由此观之,新近出版的《中国古代绘画名品》(下文简称《名品》)是体现这种诉求的一部新颖简洁的画史著作。

  以往的中国画史著作多数循“以文带图”“以图补文”的著述方式,而《名品》建立于对作品个案分析的基础上,以作品为主线来讲述中国绘画史。以作品为本体的中国画史著述方式可溯源至唐代艺术史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张氏不遗余力地搜集、著录与研究魏晋以来存世的画迹,故而能对画史发展脉络提出精辟的见解。《历代名画记》系以名家和名迹为主线的著述观念,而《名品》在此方面有显著的不同。《名品》对作品和画家的选择,既有传世的名作,又有敦煌壁画及考古的实物图像;既有画史上赫赫有名的大画家,亦注重“无名画家”在画史脉络中的意义。这样的选择体现了《名品》编者对于中国绘画史的学科认知,即通过风格语汇的研究,对作品在画史脉络中的坐标进行定位和排序。

  古代流传下来的绘画作品,其本身存在着复杂的基本问题,导致了单个作品的研究面临着很多的困难。这些作品中,有的是确切的真迹,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摹本、仿本、伪作,还有许多“无名氏”作品,难以做出准确的断代。若不将这些“问题”作品仔细地研究、分辨,则会出现“张冠李戴”的后果,难以将这些作品作为可靠的文化史物证,也即不能“进入历史”。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中国绘画史研究在具体作品个案分析与方法论的探讨上做出了相当程度的奠基与推进,《名品》对这些成果、方法有充分的体现,通过百余件作品尝试着建构了一个相对清晰、坚实的中国绘画史脉络。

  在这样的脉络建构过程中,视觉结构分析的方法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这一方法旨在通过辨识画面中形式因素(物象)之间的关联方式,来了解每个时代人的“看法”,以此为作品断代。其中的重要问题是画家在平面的画面中如何以物象的连结来表现立体的结构与空间。作品之间视觉结构的比较,成为确定摹本、仿本的有效方法。如《名品》对传为五代荆浩《匡庐图》的解读,通过与考古出土的《深山棋会》以及传世的《早春图》《万壑松风》等年代较为确切的画作在空间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而将之视为12世纪前半期反映五代画家荆浩作风的一件作品。《名品》对作品历史情况和时代归属的判断,又往往能综合流传画作与文献资料记载的比对,与考古实物以及敦煌壁画之间视觉结构的比较。如辽宁博物馆藏的《簪花仕女图》虽题为8世纪末仕女画名家周昉所作,但《名品》据现有研究认为这幅画不合文献所载周昉人物造型特点,而在人物装束上与文献所载南唐时期的式样相近,画法上与大英博物馆所藏9世纪中期敦煌《引路菩萨》相似。经过几层证据的相互印证,最终将这幅画定为周昉仕女画传统在9世纪的新发展。

  除视觉结构分析外,作品的题材、母题、技法传统也是《名品》建构画史脉络的关键点。例如,某个题材(如寒林、竹石)、母题(如芦坡、河谷)、技法(如皴法、构图样式)最早在哪些作品中产生?不同时代的画家如何在他们的作品中使用、发展这些因素?将这些因素与画史记载相对照,有助于确定作品的先后关系,以及风格传派的归属。另外,作品在早期的著录,尤其是对画面内容、题跋、风格特征、鉴藏印章的记载也是作品断代的有力旁证。通过风格研究等途径的综合,作品有了相对可靠的断代结果,才可能成为有效的文化史物证,来探讨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信息。

  建立在深入细致的研究基础上,《名品》对于作品的解说简洁明了、主次分明,撰述者尽力将它们所承载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对一件作品来说,最重要的信息莫过于它的创作意图,以及这个意图如何通过画面诉诸观者的视觉。创作意图与画面之间的环节因而成为《名品》撰述者着墨的重心。这个环节简单说来就是:为了达到一个意图,画家用了什么方法?这些方法(如题材、母题、笔法、空间结构等)从何而来?画家对之做了哪些推动?对后代的画家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名品》将这些主要的问题放入历史中进行了有机的编织。

  《名品》在解读作品时十分重视配合文献资料来探讨原作要表达的意念与情感。如对赵令穰《江乡清夏》的解读,结合文献了解画家是宋太祖五世孙,当时宗室又有远游之禁,才得知他独特的山水风貌是描绘京城附近的风光,再配合风格分析所得的结果,进一步推断出此类山水画的创作意图“不同于早期对自然界理想山水的塑造,画家渐渐转而注重由物象所引起的情绪联想。”这样,通过确实、可见的作品物证解读出来的历史,是文字材料的功能所不能替代的。《名品》在语言的表达上也显出不凡的功力。母题是作品风格系统中的基本因素之一,母题描述语汇的建构与统一亦体现出中国画史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化。在《名品》中,画面母题的描述语汇贴切、丰富且统一,透出撰述者训练有素的研究与表达能力。

  作品作为本书的主线,其呈现质量在真实度、清晰度上应作最首要的考量,然而限于版面的条件,《名品》在此方面未能尽如人意。

  □书评人 王东民 黄厚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