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书评周刊@商业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8:书评周刊@商业

《大连接》:对“六度分隔”理论的跨越

2013年03月0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作者之一的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TED大会演讲人,因研究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与运转而享誉世界。2009年,他被媒体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之一。
《大连接: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
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詹姆斯·富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1月
定价:59.90元

  《大连接》被认为是继《六度分隔》之后,社会科学领域最重要的作品,讲述了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作者指出:相距三度之内是强连接,强连接可以引发行为;相距超过三度是弱连接,弱连接只能传递信息。

  谈及社会网络,言必称“六度分隔”(又称“六度空间”、“小世界效应”等)。

  “大连接”与“六度分隔”理论渊源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设计了一个“传递信件”的实验。米尔格兰姆把信随机发送给住在美国各城市的一部分居民,信中写有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并要求每名收信人把这封信寄给自己认为是比较接近这名股票经纪人的朋友。这位朋友收到信后,再把信寄给他认为更接近这名股票经纪人的朋友。最终,大部分信件都寄到了这名股票经纪人手中,每封信平均经手6次。于是,米尔格兰姆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建立联系,最多只需要6个人。

  不过在当时,这个创见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到2002年,一个叫邓肯·瓦茨的人和他的同事们发起了一场电子邮件实验,来重新检验,结果得到印证,“六度分隔”的概念才逐渐在公众中流行起来。关于这一理论,经典的书籍莫过于邓肯·瓦茨的《六度分隔:一个相互连接的时代的科学》,此外,还有马克·格兰诺维特的《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的《链接:网络新科学》、大卫·伊斯利和乔恩·克莱因伯格合著的《网络、群体与市场:揭示高度互联世界的行为原理与效应机制》、约翰·斯科特的《社会网络分析法》等,均是不错的入门读物。

  与这些作品比起来,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和詹姆斯·富勒联手而写的《大连接: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则有一些新的突破和独到之处。在书中,两位作者把研究“社会网络”的切入点置于“影响力”上。他们关心的不是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会不会认识什么奥巴马、克林顿,而是你的家人、同事和朋友乃至他们身边的人,会不会影响到你的工作和生活。在他们看来,“六度分隔”虽然可以联系到地球上任何一个你想认识的人,对构建人脉意义重大,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弱连接”。“弱连接”意味着你可以认识某某,但不一定和某某成为朋友、建立友谊并且相互影响。根据他们的研究,若要做到这一点,其限度也只能“三度分隔”,也就是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而相对于“弱连接”,它就是“强连接”,一种需要被加以重视和充分利用的“大连接”。

  “六度分隔”理论的跨越

  然而,连接不是目的,诚如作者所言,“我们镶嵌在巨大的社会网络上”,“我们的相互连接关系不仅仅是我们生命中与生俱来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一种永恒的力量”。探讨连接背后的作用、影响,才是重点。在书中,两位作者举了一个肥胖的例子,令人印象深刻,不过观点乍听起来也有点匪夷所思。他们说,你变胖,也许是因为你朋友的朋友变胖了。研究表明,互为朋友的两个人,如果其中一个人发胖了,那么另外一个人也将发胖的风险几乎是原来的三倍。你可能不认识你朋友的朋友,但是他同样会让你变胖。按照社会网络分析,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既包括行为习惯上的影响(例如,你的朋友在午餐时间吃汉堡的次数提高了,你随他一起去吃汉堡的次数也提高了),也包括观念上的影响(你的朋友因为他其他朋友的发胖而对肥胖的容忍度提高了,所以你偷懒不去跑步时他则更倾向于纵容你,不会适时发出警告)。不仅仅如此,同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相关的现象也出现在厌食、背痛等疾病上,或者吸烟、酗酒,甚至自杀等行为的流行过程中。

  对于这种“渗透力”,克里斯塔基斯和富勒将其称为“三度影响力原则”。它是基于“强连接”的前提下的。简单来说,我们所做或所说的任何事情,都会在社会网络上泛起涟漪,影响我们的朋友(一度)、我们朋友的朋友(二度)、甚至我们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三度)。如果超出三度分隔,我们的影响就逐渐消失。反过来,我们也深受三度以内朋友的“链式反应”影响。

  至此,《大连接》一书完成了一次对“六度分隔”理论的跨越。从今往后,社会网络连接除了有无限广度上的可能(只要你想认识,没什么不可能),还有足够深度上的联系(影响不光是面对面的,还可以是“隔山打牛”式的)。如果用一些社交媒体应用举例,那么,“六度分隔”属于微信的“摇一摇”或QQ的“漂流瓶”,重点在,你会结识到原本八竿子都打不着的新朋友;而“三度影响力”或“强连接”则像是新浪微博或Facebook上“你可能认识或感兴趣的朋友”,关键是要建立起有效的联络。

  在互联网结合上稍显不足

  另外说到“影响力”研究,自然绕不开罗伯特·B·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一书。该书堪称该领域最经典、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名作。然而,《大连接》比其多了社会网络的描述以及对如何具体施以影响的讨论。在书中,两位作者涉猎的话题极为广泛,从人类情绪到人类关系再到人类健康,从经济运行到社会发展再到政治生活。当然,和另外一本同题材的、赛斯·高汀写的《部落:一呼百应的力量》相比,本书在理论上更深化和系统,但在互联网结合上,则稍显着笔不足。事实上,这也正是我个人希望看到更多,但无奈感到遗憾的地方。

  即便如此,《大连接》仍是社会网络研究领域中一部伟大的作品、一本必读的经典。记得有一次节假日,我收到许多祝福短信。其中,有些是来自亲朋的,有些是来自熟人的,有些只显示号码没有名字,有些则干脆问了姓名也始终想不起具体是谁了。这时,我看到微博上有朋友发了一条信息,很有意思:“平日里没个电话问候、走动串门,过年时群发短信,才跟你联系上的,这是‘弱连接’。弱连接传递信息,强连接引发行为。”尤其最后一句话,当时读来觉得言语精辟、深受启发,后来看了《大连接》后,这才知道出处竟是这里。忽然回头想来,这种先睹为快何尝不是一种“大连接”呢?

  □书评人 杨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