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地球周刊·视野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地球周刊·视野

《逃离德黑兰》背后的美伊恩怨

2013年03月03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这是电影《逃离德黑兰》的海报。
1979年11月9日,伊朗德黑兰,一名被伊朗学生扣押的人质被带到美国驻伊大使馆外展示。

  2月24日,由好莱坞导演本·阿弗莱克执导并主演的影片《逃离德黑兰》获得最佳影片大奖,并赢得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剪辑奖。该片根据发生在1979年的伊朗人质事件改编,讲述了中情局特工托尼·门德斯在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美国大使馆被占的情况下,成功将困于加拿大使馆内的6名美国外交官带离德黑兰的故事。

  2月26日,伊朗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长穆罕默德·侯赛尼表示,《逃离德黑兰》之所以获奖,是因为美国好莱坞对该片的“巨额投入”及“大规模宣传”,然而该片歪曲历史,伊朗有责任拍摄相关题材的影片,向全世界揭露历史真相。

  虽然目前还不知道伊朗要向全世界揭露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但影片会带来一些疑问:《逃离德黑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既然是影片,有没有明显的虚构内容;除了藏身于加拿大大使馆的6名美国人,那其他沦为人质的美国人经历了怎样的遭遇等。

  看点1 之 历史背景

  美支持巴列维 惹怒伊朗人

  1979年11月4日,伊朗德黑兰,天气灰蒙蒙的。

  抗议的人群翻过美国驻伊大使馆的围墙。还有人砸坏了大门,他们高举着霍梅尼的画像,涌入大使馆。

  美国驻伊大使馆被占领了。

  以上内容刊载在2007年美国的一期《连线》杂志上。杂志上的揭秘文章讲述的是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中的一个“片断”:美国中情局(CIA)如何谎称拍摄一部科幻电影,从而帮助6名美国人质逃离德黑兰的故事。

  这篇文章吸引了好莱坞演员本·阿弗莱克的注意。

  这是一部好莱坞影片,但影片内容有其历史背景,抗议人群翻过大使馆的围墙只是历史的一个细节。

  1979年之前,美伊关系曾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蜜月期。国王巴列维于1941年至1979年统治伊朗,美国则是其后台。前后8位美国总统与巴列维关系甚好。巴列维曾留学欧洲,回国后在伊朗大力推行改革维新,大幅度实现了伊朗的现代化。

  然而,在伊朗现代化过程中,巴列维的奢靡生活引起底层人民的反感。此外,巴列维的西化做派让伊斯兰教徒视其为敌。1979年1月,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自此,巴列维流亡国外。当年10月22日,巴列维获准进入美国治病,这在伊朗再度掀起反美浪潮。

  14天后,伊朗学生在美国驻伊大使馆外抗议,并扣押美国人作为人质,目的是逼美国交出巴列维。

  对于将美国人扣为人质的行动,伊朗宣称这是完全正当的举动,是对美国多年来对于巴列维极权统治进行支持并允许其前往美国治病的报复。

  看点2 之 影片“穿帮”

  电影抹煞加拿大救人功劳

  影片《逃离德黑兰》讲述的是那段动荡岁月中的一小段:6名使馆工作人员在大使馆被占领之际逃脱,随后藏匿在加拿大驻伊朗大使家中。为了营救他们,CIA探员托尼·门德斯想了一个招儿:以拍摄一部异域风情的科幻电影为幌子,把6人救出来。他们为这部根本不可能开拍的电影做足了文章:成立工作室、投广告,开发布会,大肆宣传的目的只是为让伊朗人相信:他们真的在拍一部电影。之后,门德斯奔赴伊朗,最终救出这6人。

  影片叙事非常紧凑,虽然一开始就预感行动会成功,但整个过程还是考验心脏。不过,电影从吸引观众的角度,不能完全照搬历史,复制现实,恰如阿弗莱克本人所言:“它不是纪录片,也不是纪实型的电影,它就是电影。”

  真实的营救过程没有电影中描述的那样惊心动魄,电影中“最后一分钟追逐”的场景并未在现实中发生。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评价说:“这6人能够逃出来,90%要归功于加拿大人,不过电影把功劳几乎都给了中情局。”

  卡特的评价,点出了《逃离德黑兰》与历史的区别。真正帮助那6人逃离伊朗的,是6本假的加拿大护照。加拿大法律严禁造假,不过美加两国“兄弟情深”,加拿大议会为此召开了二战以来首次紧急秘密会议,决定破例签发6本假护照。在整个营救过程中,时任加拿大驻伊大使肯·泰勒积极周旋,并非电影描述的那般袖手旁观。

  看点3 之 危机破局

  美日西欧制裁 伊朗放人

  1979的11月4日,逃离美国驻伊大使馆,进而藏身于加拿大驻伊大使馆的6名美国人是幸运的。

  当时,伊朗学生最初扣押了66名人质。随后,他们先释放了13名妇女和黑人,接着又释放了一名病重的人质。而剩下的52人则被学生们分到三处关押。

  凯文·赫蒙宁是52名人质中最年轻的一位。当年20岁的他是一名海军陆战队上士,负责保卫大使馆。当天,赫蒙宁无需值班,不过因为要做一些协调工作,他还是来到了大使馆。赫蒙宁曾回忆说,这是命中注定的。如果当天没有去大使馆,也许他可以像那6人一样逃出去了。

  虽未拷打但受折磨

  虽然没有遭受严刑拷打,但充当人质的那段日子难熬。他们被隔离开来,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怎样。有人很快陷入绝望,甚至尝试自杀。电影中有一个情节,几名人质被带到地下室,罩上头,面临枪决。赫蒙宁说,这个场景非常真实,他就这样被模拟过“枪决”,枪里虽然没有子弹。然而,对像他一样的人质而言,这是极大的心理折磨。

  在当时的美国国内,呼吁政府对伊朗人质危机采取行动的呼声越来越强烈。1979年12月,时任美国驻伊朗大使布鲁斯·莱茵金的的妻子佩内洛普在自家院子的树上系上了祈盼亲人平安归来的黄丝带,于是,上百万美国人效仿。

  卡特政府也曾想过一些营救的办法,但协商不成之后,决定武力强攻。1980年4月24日,美国“鹰爪”行动开始:8架直升机从阿曼飞往伊朗救人。遗憾的是,这8架飞机途中遭遇沙漠风暴,铩羽而归。在返航过程中,有一架直升机因故障撞上了一架大型运输机,导致8名美军士兵被活活烧死。“鹰爪”行动宣告失败。

  双方僵持期间,美国对伊朗采取了制裁措施,冻结了伊朗在美国的全部资产,西欧与日本也宣布向伊朗实施经济制裁。据估计,因为人质危机,伊朗当时每天损失1000万美元。随着时间推移,伊朗态度有所松动。

  美同意解冻伊朗资产

  1980年7月27日,流亡美国的巴列维去世。此时,美国方面声称,如果伊朗杀害人质,他们就将对伊朗发起进攻。人质成为伊朗的“烫手山芋”。1980年8月,时任伊朗总统巴尼萨德尔表示:“美国人质使我国成为美国的人质。”

  伊朗方面也开始与卡特政府进行谈判。作为释放人质的交换条件,美国同意解冻此前被冻结的80亿美元资产,并保证不就此事起诉伊朗。

  受人质危机影响,卡特未能赢得连任。1981年1月20日,里根宣誓就任新总统。几分钟后,里根宣布了伊朗同意释放人质的消息。52名被困444天的人质乘坐飞机,飞往当时的西德。次日,卡特则作为里根总统特使,前去迎接人质。

  人质危机虽然结束,却开启了美伊长达30余年对峙的序幕。

  伊朗现任总统内贾德会抓住各种机会,抨击美国的“霸权统治”以及对伊朗的“欺压”。

  去年9月25日,联合国大会期间,内贾德在美国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美国欺压和控制世界的体制已经“穷途末路”,世界需要一个“新秩序”。

  内贾德表示:“我坚信,这种帝国体制已经走到尽头……世界将迎来新秩序,疏远我们的任何事物都将废除。”

  本版撰文/新京报记者 高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