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5:特别报道
上一篇

编织制度笼子关住“舌尖腐败”

整治“舌尖上的腐败”百姓仍有担忧;代表委员建议打击“公款吃喝风”应尽快制度化

2013年03月03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1月20日,一家国企在广州一家五星级酒店举办宴席。酒店经理介绍,当晚摆了70多桌,每桌3900多元。新华社 陈晔华 摄

  ●某机关工作人员坦承:“春节后,具有隐蔽性的私人会所和私家菜馆,是大家四处打听的热门话题,而大家首先问的是‘安不安全’,贵不贵几乎无所谓,甚至越贵越好。”

  担忧1

  反公款吃喝会否成“一阵风”

  重庆退休职工程大爷承认“目前整治公款吃喝风、官员奢侈浪费成效显著”,但他也担心这能管多久,“暗访组不可能天天都有吧?没了摄像头、照相机,别‘一阵风’后又卷土重来。”

  上海某大学学生朱颜妮还说,最近曝光的几起公款吃喝事件,处罚结果多是官员“账单自付”。把公款补齐,本是理所应当的,并不是处罚,这样“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处罚导向,不仅不足以惩戒公款吃喝的官员,更不足以立威于社会。

  【代表委员说】

  尽快完善公费支出公示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工商联副主席涂建华建议,应尽快改革公共财政预算体制、完善财务报销制度、严明公务接待支出标准、加大财务审计力度、完善公费支出公示公开制度,制度化措施才是杜绝“舌尖腐败”的治本之策。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教授也认为,要杜绝“舌尖腐败”,必须编织制度的笼子,去关住随意出界的权力,目前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首当其冲,只有用令人信服的惩处结果才能取信于民、令行禁止。

  他建议借鉴一些国外限制公务消费的有效经验,比如公开公务消费情况,这样不仅利于监督,更能加大震慑力度。同时,也适当借鉴国外惩戒超标公务消费的“高压手段”,让“舌尖腐败”者无法承受“腐败成本”。

  担忧2

  如何杜绝舌尖腐败“暗渡陈仓”

  某机关工作人员向记者坦承:“春节后,具有隐蔽性的私人会所和私家菜馆,是大家四处打听的热门话题,而大家首先问的是‘安不安全’,贵不贵几乎无所谓,甚至越贵越好。”

  记者也在一些高档农家乐、私人餐饮会所走访发现,这些地方上座率比五星级酒店等高出许多,甚至一些高档私家会所要提前几天预订才有位置,而这里老板们拉客的绝招就是:“我们这里是会员制,绝没有暗访组,订餐也没有记录,安全!”

  【代表委员说】

  加大监督让公款吃喝无处藏身

  涂建华建议,务必进一步加大对公款吃喝的监督力度,让公款吃喝无处藏身。他认为,中央提出“八项规定”和发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号召以来,公款大吃大喝得到极大改变,但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阳奉阴违,有的还将公款吃喝“阵地”悄然转向更具隐蔽性的私人会所。“舌尖腐败”的现象一天未得到根除,政府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一天都不能放松。

  ■ 委员建议

  建议公务消费发票实名开具

  据新华社电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2日建议,施行公务消费发票双重(单位与经办人)实名制制度。

  “凡‘三公消费’内容,在必须开发票的基础上,不仅要开上单位的抬头,而且需要在开票人出具身份证后,在发票上注明开票人的姓名。”贾康认为,发票双重实名制之后,经办人一望而知,用假发票和非实报实销的可能性会被降低。

  贾康表示,纪委或者审计部门核查公务单位的财务时,也可以清晰看到每一笔消费都是由单位哪个人经办消费的,如果感觉数额明显超出合理范围,或者消费次数过于频繁,可以直接质询当事人。

  公款吃喝

  今年以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全国上下一致的共识,备受诟病的公款“吃喝风”、“舌尖腐败”成为整治的重中之重。

  群众在对此拍手叫好的同时,也表达了担忧:会否又成为“一阵风”?公款吃喝会否转入“地下”?处理公款吃喝会否“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记者就此问题连线了参会的部分代表委员。

  据新华社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