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多地先后出台文件要求公务车采购向自主品牌倾斜。来自自主品牌车企的消息称,已经有相关部门与之洽谈采购之事。公务车采购向自主品牌倾斜,对奇瑞、比亚迪、上汽、广汽等自主品牌车企是一大利好。虽说对其销量不会有特别大的提升,但在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品牌美誉度等方面则有莫大的帮助。
当然,自主品牌车企也应看到,如果没有可靠的品质,也许用不了多久,这份喜悦就只能在记忆中搜寻,而且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自主品牌车企对公务车市场“虎视眈眈”。这一方面是源于奥迪A6的示范效应过于强烈,自其进入公务车市场以来,奥迪在华销量多年保持上升势头,2012年,奥迪在华销售超过40万辆,继续领跑豪华车市场;另一方面是对销量的需求,2011年和2012年,国内汽车销售增速放缓,自主品牌受到的影响最大,市场份额下滑。如果能分食一部分公务车市场份额,业绩就会有些许增长。
其实,从感情上来说,大家都希望自主品牌在公务车市场能占据一席之地。虽说合资品牌车企也是中国企业,但自主品牌在公务车市场几乎绝迹的现实,是大家不愿意见到的。美好的期盼之下,自主品牌的压力也随之而来。在如何进入公务车市场、站住脚并扩大份额等方面,自主品牌应未雨绸缪。毕竟与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车型的技术含量、机械性能和舒适性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如若短板太多,则难成气候。
和普通私家车相比,公务车没有多少特别之处,但其相对较高的使用频率、较长的行驶里程、不同社交场合的需求和越来越严格的运行经费控制等因素,要求准备进入公务车市场的自主品牌车型需具有良好的品质,“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公务车来说,车辆不必有多漂亮的造型,但一定要给人大气、稳重的印象;车辆0-100km/h加速不用是6秒俱乐部成员,但要有足够的可靠性,较高的故障里程。同时,自主品牌车型小毛病多的问题也要解决,在具有不错的品质的前提下,贴上公务车标签的自主品牌车型才能赢得客户。虽然自主品牌进入公务车市场的阻力依然存在,但只能达到了相应要求才能被选择,如若问题频出,采购份额的提高无异于痴人说梦,而且示范效应也无从谈起。
当然,自主品牌在弥补短板的同时,需要继续发挥价格低、运行费用低等优势。但改进需要时间,这就需要采购部门能够理解和支持,能够正视自主品牌的现实情况。此外,自主品牌车企对公务车市场的即时效应不必抱太高期许,应更多关注长远影响。
□何立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