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北京市妇联家庭建设促进会将在京开办隔代教育培训班,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进行免费的育儿培训。
有调查显示,北京约有80%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上海50%-60%的孩子由祖辈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总数的一半,在全国则有近一半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已成为中国特有的国情。
尽管中国有句古话叫“隔辈亲”,祖辈家长在育儿方面有空闲、耐心和经验,但他们也存在着溺爱、育儿观念陈旧等弊端。如何让隔代教育做得更好,成为值得人们关注的话题。
北京8成儿童受隔代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很多年轻家长或因工作繁忙,或因离婚等原因,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推给祖辈,这种由祖辈对孙辈进行抚养和教育的“隔代教育”现象在国内可谓屡见不鲜。
“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北京约有80%的0至3岁儿童都是由奶奶、姥姥看护,15%由保姆看护,5%由全职妈妈看护。”北京市妇联家庭建设促进会秘书长姚艳华认为,祖辈家长在照顾孩子方面有爱心,有空闲,有经验,同时也可以缓解他们退休之后的孤寂,使他们更有价值感。“但他们在教育孩子时肯定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调查问卷的情况来看,主要问题是溺爱和过分关注,还有一些老人育儿观念较陈旧,经常和年轻的爸爸妈妈产生矛盾。可以说很多家庭在隔代教育方面遇到了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开设隔代教育培训班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祖辈带孩子成功率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祖辈带的孩子较多任性、自私、肥胖等问题。可能的原因是,祖辈容易溺爱孩子,也怕孩子瘦了受埋怨,总给孩子吃东西加营养,而运动不足。”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孙云晓指出,从儿童优先的角度说,由父母自己带孩子并经常看望老人是最理想的模式,即使老人帮助白天带,晚上也最好交给父母带。
所谓隔代抚养不如共同抚养,就是说要以父母自己带为主,以老人帮助带为辅,父辈与祖辈相辅相成最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隔代教育培训班报名火爆
“隔代教育培训班的报名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火爆得多,这是始料未及的。”北京市妇联家庭建设促进会于2012年申请了“隔代教育培训”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北京市妇联家庭建设促进会秘书长姚艳华介绍,春节后到现在已有200多人报名了,以0至3岁小孩的家长居多。有带小孩的老人自己报名的,有儿女给老人报名的,还有一些即将带孩子的准爷爷奶奶来报名的。有的人怕报不上名,还会打两次电话。
在接受电话报名时,妇联家庭建设促进会的工作人员都会记录下报名者的个人情况、报名原因等,姚艳华介绍,不少给老人报名的子女都反映,老人对孩子溺爱,带孩子的方法比较传统,经常会跟自己的理念有矛盾。
据了解,目前北京很少有专门针对老人开设的隔代教育培训班。一些早教机构的亲子课上,会有老人陪孩子来上课,但老人们更多时候是看着孩子活动,并没有接受太多针对他们的育儿知识。据悉,中国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要解决隔代教育带来的问题,就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对祖辈进行育儿指导。
■ 问题分析
问题1 包办孩子一切事宜
建议:让孩子做能做的事
佟女士的孩子今年已经2岁了,主要由奶奶照看着。佟女士发现,老人在照看孩子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溺爱和包办孩子的事情。
“孩子不爱吃饭时,奶奶就满屋子追着孩子喂饭,而我和老公则觉得孩子爱吃不吃,饿了自然会吃,追着喂饭反而让孩子的食欲越来越低。再比如孩子晚上睡觉时会穿着较厚的睡衣,但奶奶认为即使这样也必须再盖被子,孩子蹬开一点儿也不行,所以晚上她就一个劲儿地给孩子盖被子,弄得孩子也睡不好。”佟女士说,他们也试着劝奶奶不要这样,但奶奶觉得自己没错。对此,佟女士无可奈何。
“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事情包办、代替,不放手让孩子做能做的事情确实是老人看护孩子的一个大问题。”原海淀区幼教研究室主任、早教专家马苓解释,孩子在一岁半以后就具备一些自理能力了,比如拿勺子吃饭,穿鞋穿袜,洗脸洗手等,这时应有意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这也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怕孩子自己吃饭弄得到处都是,索性就喂他吃,这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好。
问题2 按“老观念”喂养
建议:老人适当更新育儿知识
宋先生的孩子刚刚8个月大,由孩子的奶奶、姥姥轮流照看着。宋先生最近发现,老人们现在已经开始喂孩子米饭和面条了,而他记得育儿书上说喂宝宝应该从米糊开始,再到菜泥、肉泥。
“老人们照看孩子有时也会偏粗放些,依他们的经验八九个月大的孩子什么都可以吃了,但我们觉得需要更科学一些。比如,需要单独做辅食,不能给1岁前的孩子添加盐,否则会增加孩子的肾脏负担。我们会依照一些书上科学的育儿方法去做。”宋先生说。但老人觉得,食物不放盐就没味儿。争论起来,老人会说,“你们小时候就是这么吃的,现在长得不是也很好吗?”多数时候老人们也会屈服,但有时也会有负面情绪。
姚艳华认为,现在的育儿理念肯定和几十年前人们带孩子的理念不同了,而且现在的人文、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老人们的育儿知识肯定要更新。如何饮食才能让孩子更健康,如何才能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都是需要老人们学习的。
问题3 教育理念分歧
建议:尽量维护父母形象
5岁的甜甜聪明活泼,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尤其在爷爷眼中,甜甜几乎是完美的,不允许别人说甜甜一点儿不好。
这也是甜甜妈妈最头疼的问题。被娇惯了的甜甜在家中经常会提出一些在妈妈看来无理的要求,比如,在冬天要求穿裙子出门,或者要求同时吃薯片和火腿肠等,当遭到妈妈拒绝时,甜甜最常用的招数是“哭”。妈妈一般会给她耐心讲道理或训斥她,可妈妈还没说几句,爷爷就会冲出来护着甜甜,“她还小,算了吧,别管她了”等等,有了爷爷助威,甜甜哭得越发委屈了。这使妈妈每次都败下阵来。
“隔代教育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是老人和孩子父母的教育不一致。”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岳文昊告诉记者,在父母和祖辈教育观念不同的情况下,孩子很容易钻空子,谁对我有利就听谁的,长此以往就造成了性格的双面性。“老人带孩子时也要经常和父母交流,在教育上达成一致。当双方的观念发生分歧时,比较聪明的老人肯定会维护爸爸妈妈的形象,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其次,15岁之前孩子们的人格还没有形成,根据‘文化自我中心’理论,老人们会用自己的文化、观念来影响孩子的心理、价值观。而老人们传递给孩子的经常会有一种不安全感,老人最常见的心理就是这孩子千万别在我手里出事。这种不安全感会对孩子性格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也是需要老人们注意的。”
问题4 家庭争执传达负面情绪
建议:在孩子面前注意言行
由于最近在工作上不太顺心,冯先生的心情很低落,爱与人争执。有时候回到家也会因为一些琐事与爷爷奶奶发生争论,3岁的儿子经常看到大人们在激烈地争执,有时候甚至会说出一些不太文明的话。
渐渐地,冯先生发现儿子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甚至也经常在与自己交流时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甚至对于爸爸干涉他看电视会发出粗暴的大嚷大叫,这让冯先生感到很心寒。
“家长之间吵架或传递一些负面信息时要回避孩子,这是基本常识,但许多家长却不注意。”早教专家马苓解释,“0到3岁的孩子是‘吸收性心智’,他们会从环境中学习,看到的、感觉到的重复多次就可能在他们脑子里形成意象,进而模仿。所以无论是祖辈还是父辈,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时刻警惕,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尤其当老人与自己的观念不符合时,不要马上反驳,这样矛盾容易激化。可以在事后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
■ 培训信息
首届培训班本周末开课
据姚艳华介绍,隔代教育培训班暂定于3月9日开课,第一批培训大约8个课时。“讲课的专家团队来自各个领域,有营养的,有音乐的等。课程会讲求实用性和操作性,除了怎样让孩子身体健康外,我们希望家长们也可以了解怎样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希望能将这类培训长期做下去,所以需要有社会责任感的早教机构或企业进行合作。”
■ 专家来稿
完整的家庭教育需要三代互动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近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年轻父母半数以上会把孩子交给老人带,主要理由是自己要打拼事业没有时间带孩子。许多退休不久的老人身体硬朗,加上“隔辈亲”,往往也主动帮助带孩子。
既然两代人都是为了孩子好,那么究竟怎样做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呢?
首先必须明确,孩子12岁之前尤其是6岁之前,特别需要与父母建立亲密的亲子依恋情感,这是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基础。因此,不论是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或其他人,可以帮助带孩子,但不可以阻断孩子与父母的亲情。父母的亲情与职责是无人能代替的。
其次,需要树立一个观念,三代人的互动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孩子既需要父辈的关爱,也需要与祖辈的交流。孩子需要看到爸爸妈妈如何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也需要看到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因此,祖辈参与抚养孙辈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个积极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祖辈带孩子成功率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祖辈带的孩子有较多任性、自私、肥胖等问题。可能的原因是,祖辈溺爱孩子造成的。
具体怎样做更好一些呢?从儿童优先的角度说,由父母自己带孩子并经常看望老人是最理想的模式,即使老人帮助白天带,晚上也最好交给父母带。
当然,家庭有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有些就需要老人多带孩子,祖辈带孩子也不乏成功的案例。这样的家庭需要注意不可让孩子与父母过久分离(最好不超过5天),更不可忽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
总之,无论谁带孩子都需要学习,需要与孩子一起成长。一个适合养育孩子的父辈和祖辈,需要具备五个基本条件,即现代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关系。
■ 观点
需要有持续性的培训
●马苓,原海淀区幼教研究室主任、早教专家
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有特殊的脑发育情况和生理特点,只有了解了这些才会明白为什么在这个阶段要这样抚养、教育孩子。因此,开设隔代教育培训班是很有意义的,可以对老人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但是这种培训不应该是一两次就能完成的,要有长期的、持续性的培训才行。而且每个家庭存在的问题也不一样,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我建议培训采用一些能够吸引老人的形式和方法,除了专家讲解外,还可以请一些做得好的老人现身说法,效果可能会更好。
隔代教育要有一致性
●齐大辉,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
与中国相比,西方国家的老人不太带孩子,怎样与孩子相处已成为国外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邻国日本的这种教育也在社区教育中完成了,他们有很多老年大学、老年课堂或社区学院。
在我看来,隔代教育是个系统,应该是老人、父母、保姆、家庭教师等的协同教育,必须要有一致性。在具体实施方面,我认为要定期组织专家沙龙,真正进行隔代教育的深层研讨。同时,我们可以将一些有觉悟的家长培养成骨干社工,让他们在社区里开展活动,寻找案例,以交作业的形式来换取对他们的培训,之后他们也可以帮助其他人解决问题。
D08-D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孔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