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经济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经济时评
上一篇

商品价格内外持平是税负问题的最低标准

2013年03月08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 一家之言

  要让人们生活得更惬意,税负改革,基本的要求是让商品的价格占收入的比例,朝那些低比例的国家看齐。如果达不到,最低要促使中国的大众消费品价格与海外主流国家的同类商品价格持平。

  据报道,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认为,商品价格“内外有别”,增值税、关税是最主要因素。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宋兰则回应,中外税制有别,中外大众消费品价格差距不大。

  其实,作为普通民众,不需要去了解什么是直接税和间接税;也不需要了解消费的商品中,其最终由自己承担的价格,到底有多少是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多少是税收等等。消费者判断的依据,就是以自己的收入能够购买多少的消费品,或者是所购买的商品价格,占自己收入的百分比。

  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商品价格中外有别的问题就会显露出来。

  举例而言,根据彭博社公布的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油价的排名,虽然国内汽油价格不是最高,但是中国消费者的油价负担即油价与收入之比却排名全球第9。

  又如杨元庆所说,同样的联想电脑,国内价格比国外高,但毛利率却比国外低。杨元庆认为这种同样商品海外比中国便宜的原因是税负问题造成的,比如关税、17%的增值税等等。结合近年来海外代购的兴起,杨元庆的话可能更贴近实情。

  所以,税制改革,主要是税负改革,要促使大众消费品的价格占居民收入的比例降低,并向那些低比例的国家看齐。如果达不到,退一步,能否做到中外的价格基本持平呢?虽然在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即使国内外绝对价格持平,对于广大收入未达个税起征点的普通居民来说,仍然呈现的是高物价或者是高税负。所以,这应成为一个最低的标准。

  这个最低标准显然就是税负改革的努力方向。

  所以,要让人们生活得更惬意,税负改革,基本的要求是提高居民对商品价格的承受能力。如果达不到,最低要促使中国的大众消费品价格与海外主流国家的同类商品价格持平。不管是达到基本要求还是最低要求,目前都应当减税,特别是降低促使商品价格降低的增值税等流转税率。因中外的税制税种不同而拒绝减税,道理不通。

  □陈德成(财经评论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