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重点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1:重点

期盼市民可随便查“三公”账单

2013年03月08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李劲松

  亲爱的纳税人:

  有人问我:“三公经费”公开跟每个公民有关系吗?

  我是纳税人,怎么跟我没有关系!

  2009年以来,国务院三番五次强调各部门、各级政府公开预算,公开“三公经费”。

  报纸、电视,都有报道,我们的钱都花哪里去了?政府部门买了多少车?这些原本就是我们应该知道的事情。

  说了一次没人听,又要说第二次。看到媒体上温家宝总理每次为这个事情苦口婆心的,我觉得很不容易。

  那么,我作为老百姓,是不是也可以做点儿什么,对此事能够起到推动作用呢?

  2011年,我接连向98个中央部委申请公开“三公”消费开支的信息。我向每个单位提了24条公开内容的要求,可能有点儿多。

  接下来的日子,有收获、有意外、有失望,而更多的是等待。

  很快就有了好消息。当年上半年,98个中央部委中,有95个公开了预算信息。

  我知道,这次我只是“碰巧赶上了”,更多的还是国务院决定了公布的进程。

  但我依然很满足,因为无论是谁推动的,这就是进步。

  我想,社会的任何细微的进步,总是要有人做点儿什么的吧。

  但公开情况依然有问题。比如账目只有一个大的数字,没有明细,很少有解释。

  我当初提出,购买公车、维修公车都要提供发票,经手人也要附注上。这样就会最大限度避免腐败的发生,但是现在距离这个要求还很远。

  与之同时,中国的“三公”是金字塔形式,越到基层越高。现在主要是部委和省级政府在公开,那么,基层做得怎么样?天天对领导迎来送往,他们的接待费会不会特别高?现在公车泛滥,基层配备公车是否规范,是否真如一些人所说的科级干部就有专车?

  2012年,我又向北京16个区县政府递交了信息公开申请。现在正在等待结果。海淀区已经率先公开了。

  对于未来的期盼?我想我和所有老百姓一样,希望将来政治清明,没有腐败,“三公经费”的账单市民可以随便查看,且资金使用节约。

  具体来说,我觉得,只要不出现金融通货膨胀,三公消费的开支金额就必定是一年要比一年少。在2020年之前,三公消费的开支金额,也是必定会降到合理节俭状态的。

  官方都说这些不能一蹴而就,那么我希望能有分步的进展。2014年,我希望各级党政部门做到将所有三公消费开支明细信息都向社会公开。我觉得,只要中央下决心,肯定能做到。

  2015年,我希望大家能够看到开支的原始发票扫描件。比如公务消费,能把公务接待费开支详情明细账,以及与每笔开支相对应的每一张原始发票单据,都扫描后放到网络上公开。

  比如公车使用,要求在每次公车使用时,都填写用车简报,写清楚此次乘车人的名字、此次用车的起止时点、此次用车的行驶里程数、此次用车的用途。同时,包括报销加油费、报销车辆维修费时,都能提供原始票据。

  比如公款出国,我希望尽可能代之以网络视频考察联络。

  我希望到了2020年,我国取消公务接待费,给公务出差人员按天发定额出差补助。卖掉所有非执法用车,各地专门组建公务出租车公司。取消各地非外事部门的出国出境经费。

  我希望在中国的政府三公消费治理中,能一步到位早日成真。

  当然,在这过程中,有需要的时候,我还会继续去推动。

  我也没打算天天去推这件事。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去推,那可能需要很久;如果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我就可以轻松一点。当然,做这种事还是有些风险的。但我希望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一件利国利民又不损己的事情。

  北京忆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劲松

  2013年3月7日

  声音

  要想遏制三公消费一是要完善制度,从制度上切实加大对违规消费、乱消费的惩处力度。二是要严格控制经费使用,破除长期以来“一把手”说了算,可多途径暗箱操作的机会。——网友“gzl2”

  中央正在抓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十分得民心。但能否形成长效机制,就看省、市、县级领导的认识和决心。要解决公车浪费问题,什么级别领导有专车,专车怎样管理必须有明文规定。否则像现在一个副科级干部就有一辆公车而且是自驾,无论是8小时内,还是8小时外,甚至双休日,自驾公车做什么,老百姓谁知道。加强此项管理,每年全国可降低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不是小数目。——网友“zhuyuanernv”

  我希望到了2020年,我国取消公务接待费,给公务出差人员按天发定额出差补助。

  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去推,那可能需要很久;如果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我就可以轻松一点。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蒋彦鑫

  新京报制图/许英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