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下一篇

《萧红》:向爱而生的异乡客

2013年03月11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电影笔记】

  如果将视界放大到中国现代文学范围来看,才华横溢的萧红确实如火柴一般匆匆燃着,瞬间点亮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文学的夜空。她本可以发出更耀眼的星光,却在火光乍现后匆匆熄灭。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诗人戴望舒晚年写得最好的一首诗名为《口占》,是首凭吊之作,写给一位31岁便早逝的奇女子萧红。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标志性女作家,萧红以特立独行的气质和自然主义的写作震惊了那个时代,却又在创作力最蓬勃的时候遽然辞世。萧红一生情感丰沛,情路坎坷,又文艺又爱情,绝对是当代文艺女青年的样板,一位向爱而生的异乡客。

  电影《萧红》是为纪念萧红诞辰百年而创作,导演霍建起一向以文艺气质见长,善于在日常生活柴米油盐中展现人性之美。全片以萧红临终前向骆宾基回忆往事为主线,梳理了自己作为女人的一生和作为作家的一生。

  作为女人,她是张廼莹,一生与四个男人有着情感纠葛:父母之命的未婚夫汪恩甲,情窦初开到底秋扇见捐;相濡以沫又爱恨交织的浪子萧军,患难真情结果频遭劈腿;托付终身的好男人端木蕻良,意图依靠的肩膀却显得肌无力;临终病床前照顾的骆宾基,默默关怀侍奉可惜时日无多。

  作为作家,她是萧红,写出了《生死场》《呼兰河传》这样力透纸背的小说,成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从未上过大学,也从不卖弄什么写作技巧,她以对故乡的萦系,和自然主义的描写和叙述,将故乡东北从遥远的呼兰河畔搬到了现代文学的殿堂之上。

  萧红的一生都在漂泊中度过,少年时去省城哈尔滨求学,从二十岁逃婚出走北平到三十一岁去世于香港,基本上在每个城市都只停留了一年光景,永远在从一个异乡到另一个异乡,安生日子几乎成了奢望。然而在漂泊的日子里,萧红写作的内容却永远是故乡奔涌的呼兰河——“怀乡”这个主题几乎贯穿了萧红以及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等“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历程。

  老乡小宋佳虽然外形上和萧红的差距较大,但她自电视剧《风车》中展露出来的文艺气质具备较大杀伤力,再加上同为黑龙江人的先天优势,让她成为饰演萧红的不二人选。从全片来看,小宋佳把萧红作为女人的一面演得比较到位,但缺乏真实的萧红应有的作家气质。当然这个缺憾不是演员造成的,个人觉得,演员和作家在某些方面是先天抵触的。就目光所及的范围内,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演好作家,即便现在演员写作并不稀奇。

  全世界都如此。

  影片中有个细节,在谈到感情的时候,萧红自况为“火柴”。原意是哀叹自己在爱人萧军的感情中,不过是个短暂存在的过客。然而,如果将视界放大到中国现代文学范围来看,才华横溢的萧红确实如火柴一般匆匆燃着,瞬间点亮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文学的夜空。她本可以发出更耀眼的星光,却在火光乍现后匆匆熄灭。

  家国不幸诗人幸,萧红的离乱生活和坎坷婚姻确实成为她写作的推动力,但是疯狂写作和恶劣生活又反过来损害了作家的健康,最后病逝于刚刚沦陷于日军之手的香港。据说端木蕻良在萧红病逝之前对她疏于照顾。萧军和骆宾基在晚年回忆中,也对端木蕻良语多讥诮,认为萧红所托非人。但应该说,端木蕻良比较符合萧红对日常婚姻和安稳日子的向往,只可惜她生逢乱世,家国变乱频仍,除了少年时在呼兰与祖父相伴的辰光,萧红从未在安稳中体会过幸福。

  萧红死后,端木蕻良将她的骨灰草草埋于香港浅水湾。1957年,广东文艺界又将骨灰移至广州安葬。改革开放之后,呼兰和哈尔滨都想让萧红魂归故里,但由于种种原因未果,时至今日,萧红的遗骨仍然在她生前从未活过的城市,远远地眺望着故乡。

  □董啸(北京 影评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