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来信

2013年03月14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生造“长周末”恐怕水土不服

  全国人大代表蔡继明,近日公开建议改进节假日安排,取消小长假制度,实行长周末制度,即不再借(或挪)用双休日分别与元旦、清明、端午等5个为期1天的法定节假日凑成3天小长假,而是以双休日为中心,借(或挪)用节假日来凑成3天长周末。

  从国际来看,长周末是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通行做法,但全盘引入,恐怕不太符合国情。

  西方国家之所以实行长周末,关键在于其节日大都以星期为准,比如加拿大的劳动节是9月第一个星期一,感恩节是10月第二个星期一,这样一来,节日很自然地与双休日连在一起,形成长周末。而我国现行小长假,大都是围绕着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而定,对于很多人来说,清明祭祖、中秋团聚,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过节内容。

  倘若法定节假日不放假,而是挪去凑成“长周末”,所谓节假日也就失去了文化内涵。对很多人来说,节日的重要性就在于纪念性,过了这个村就不是这个店了。

  □张枫逸(公务员)

  给学生“减负”别给家长“加压”

  给中小学生减负,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教育部门反应迅速,已明确表示今年9月使用的新教材将删改超标内容。减负有望真正落地,为成长中的孩子们带来福音。

  但在与几位学生家长的聊天中,笔者发现减负背后还有众多的“增负”压力。比如“减负”后上课时间延后、放学时间提前,这对绝大多数的双职工家庭来说,接送孩子成了很大的问题;很多低年级下午三点多钟就下课了,由于家长没法接,只能在学校托管,但这又新增了一笔托管费用。

  新课标简单了,但考试的难度、特别是选拔性考试的难度没有下降,迫使家长们不得不上更多的课外辅导班;有的家长还反映,为了“减负”,一些老师严格照本宣科,不越雷池一步,对于教学内容的延展和挖掘越来越少……

  可见,给孩子们减负是众望所归,但与之相应的环节也要考虑周全,否则反会给家长增加经济上和精力上的额外负担。教育减负是个系统工程,望教育管理部门能多收集、听取孩子们和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既能做到真正减负,更能保障孩子们的全面成长。

  □陈迪(市民)

  公示“避孕方式”只是“公平幻觉”

  据报道,东莞横沥镇村头村委会公告栏里,张贴着已婚育龄妇女的详细信息,包括名字、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还有采取哪种避孕方式。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此举是为了方便监督和医疗报销透明。市计生局负责人坦言,村委会和社区公示计生信息,在东莞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有些村委会工作不细致,他们将规范整改。

  从报道来看,所有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信息被张榜公布,看起来公平,但问题是,人不只是统计对象、管理工具。与工厂的零件、市场的货物不同,人是有情感和尊严的,不是什么都可以公开展示。比如一位妇女,是用避孕套避孕还是上环、结扎,是个人隐私。村委会将这些都公开张贴,让人的尊严何存?无论是平等、公平还是其他冠冕理由,都不能成为侵犯人格尊严和权利的理由。否则,只能营造出一种“公平幻觉”。

  □李清(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